•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潮起乡村 » 正文

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五寨: 玉米产业强势 乡村振兴落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9  浏览次数:23842

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五寨:

玉米产业强势 乡村振兴落地

 

 

(中视新闻观察员:郑志东) “涉夏天勤雨,今年定有秋”。立秋之季,放眼乡村,五寨大地尽是玉米扎堆成囤的“金色粮仓”。20余台大型玉米收割机穿梭田间地块紧张作业正忙秋收。

8月25日至26日,一场与玉米相关的盛事正在“中国甜糯玉米之乡”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拉开帷幕。这场由五寨县甜糯玉米产业协会主办的“寻根甜糯·共兴五寨”甜糯玉米乡村振兴寻根之旅活动在该县东鸡儿洼村盛大启幕。活动现场上,应邀来自全国各地的渠道经销商、农科专家、文旅达人、药食同源代表、媒体记者200余人,品尝“自然熟、零添加”的甜糯玉米,感受丰收喜悦。

“寻根甜糯·共兴五寨”活动中举行“智汇五寨•玉见未来”特聘专家聘任仪式,县委组织部为五寨甜糯玉米产业特聘专家(甜糯玉米专家教授)、招才引智大使(玉米销售企业代表)及品牌推荐官(省级以上媒体代表)颁发聘书,为产业发展注入智力支撑。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等机构积极为五寨甜糯玉米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这场五寨甜糯玉米乡村振兴寻根之旅,虽然仅是一场地方活动,但活动的意义已超越了活动本身……

     品质良好自然天成

   “甜糯寻根”,根在何处?五寨全县10余万人口,耕地面积75万亩,农民人均9亩耕地,根子还在地上,根子还在农业上。

五寨甜糯玉米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其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甜糯兼备、口感极佳,具有宽肠通便,健脑护眼,降脂控糖,美容养颜等功效,是低脂、低糖、能量高的黄金粗粮。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玉米育种专家陈永欣说,冷凉气候孕育黄金糖度,是五寨甜糯玉米的‌天时;富硒黄土滋养营养瑰宝,是五寨甜糯玉米的地利;科技赋能铸就产业标杆,是五寨甜糯玉米的人和。这个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玉米棒子,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必然要书写一个五寨农业上的大传奇。

专家所讲,百姓认可。釆访当地老农和官方获悉: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的五寨县,全县总面积1387.6平方公里,农业人口8.48万人,是传统农业大县。这里生态环境优良,地下无矿藏、地上少工业;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年均气温4.9℃;日照时间长,日照时数2872小时;水资源丰富,年降水480毫米,种植甜糯玉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然馈赠,百姓受益。具体来说,县域由南向西北延伸着80里“丁”字平川,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古有“米粮川”之称。五寨甜糯玉米生长在北纬38°黄金种植带上,120天的无霜期满足甜糯玉米的生长需求,加之清涟河纵贯南北、朱家川河横穿东西,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充沛,使五寨甜糯玉米皮薄无渣、甜糯香软,人皆喜食。早在清乾隆年间,五寨人就种上了玉茭棒子。历史虽然变迁,但玉米棒子一直存在,从没消失,不断成长。作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的五寨,上世纪90年代,五寨引进并推广甜糯玉米种植,所产甜糯玉米逐步成为市场的上乘佳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植甜糯玉米的积极性,实现了质和量同步提升。2007年,五寨县甜糯玉米取得无公害认证。2013年,获取了绿色甜糯玉米认证和有机甜糯玉米认证。2015年8月,国家粮食协会授予五寨县“中国甜糯玉米之乡”称号,甜糯玉米产业井喷式发展。2017年,五寨甜糯玉米出口俄罗斯,这是山西首次向俄罗斯出口玉米农产品。2022年,县上成立甜糯玉米产业发展联盟,培育10家示范主体。2024年,县上已有7家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带动5个乡镇47个村1.8万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2025年启动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全流程质量管理。目前全县有甜糯玉米加工企业7家,种植基地9个,种植专业村30余个,种植面积6.5万亩,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该县联农带农形成“1个龙头企业+6大合作社+35个专业社+N个农户”的“1+6+N”产业体系,促进了产业发展,带动了乡村振兴。

   “寻根甜糯”,实质是五寨人想把土特产品从“百姓地头”搬到“全球餐桌”的一盘好棋。线下大型活动热场,线上构建“线上电商+线下商超+订单农业”多元体系,逐步让产品畅销全球。2025年,五寨甜糯玉米亮相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发布“新华·五寨甜糯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提升了土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2025年成功注册区域公用品牌,产品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列入“粮裕五寨”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带动近万名农民增收。对五寨农民而言,现在统一选种、栽培、水肥、采收、加工、销售已成常态。“万糯2000”“万糯2018”这些品质稳定的优种,当地老百姓更是家喻户晓。五寨县“种植-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日臻成熟。甜糯玉米产业上了大规模,玉米棒子成了大气侯,当地农民受了大益处。

       科技创新重塑金身

玉米棒子,我们从小吃到大的常见食物,今天成了五寨农民赚大钱的“金棒子”。不可否认,小小玉米棒子,不仅是日常美食,更是一地振兴乡村的“金柱子”。

“五寨作为农业大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2025年,五寨甜糯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量预计突破2亿穗,初步实现从分散种植到规模经营,从初级农产品到精深加工,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五寨县委副书记、县长辛磊告诉记者。

30多年来,五寨甜糯玉米产业发展步伐从未停歇,“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现在已经完全成熟,“六统一”管理模式合理,让种植规划、水肥管理等全流程标准化越来越完善。

没有雄厚的支柱产业,地方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甜糯玉米”就是五寨农业发展的突破口。除了“老天赏饭吃”,五寨玉米优质高产百姓增收,离不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政、藏粮于民”。

过去,五寨全县甜糯玉米加工企业均为小规模初级加工企业,加工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产业规模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甜糯玉米产业的规模发展。五寨县立足资源,科技兴业,农勤粮丰。稳步实施农业“特”“优”发展战略,打造特色品牌。县上先后出台特色产业发展意见,制订农业产业奖补办法,提升产业化水平,成立甜糯玉米产业发展联盟。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决定投资3.86亿元建设占地100亩的甜糯玉米产业园,这个建设规模较宏大、工艺设备先进、加工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科技产业园,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甜糯玉米产业园横空出世,一鸣惊人,风声水起。完成从物种到产业的蜕变,并向基地规模化,加工龙头化,品种优良化,栽培标准化,产品绿色化,品牌地标化,产销一体化方向迈近,产业优势凸显。

6.5万亩甜糯玉米,今秋大丰收,智慧农业加持支柱产业持续向好。科技赋能,威力超常。过去传统人工种植,靠天吃饭,事半功倍,现在机械化作业,向技术要饭,事倍功半。

记者实地采访,看到产业园的4条速冻生产线、5条真空加工生产线,秋上正开足马力紧锣密鼓不违农时热火朝天加班生产,每小时加工27万穗玉米,成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鲜食玉米加工基地之一。五寨甜糯玉米产业园内的玉米加工车间全自动化生产线上,鲜食玉米经过去皮、切梗、分级、包装、蒸煮等工序,变成高品质的速冻玉米和真空玉米。目前,年加工能力达2亿穗,其中速冻玉米6000万穗,真空玉米1.4亿穗。同时利用生物质发电热水供热,降低能耗,绿色低碳生产。有序构建“卫星遥感+物联网+区块链”智慧农业系统,形成从种植管理到产品追溯的全链条数字化,既保障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又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落地见效的新路径。

“好政策是压舱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都是硬真理。我在多年的农业一线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藏粮于技的重要性。地头的智能传感器与种田农户手机联接,智慧农业平台让百姓种田有谱,高效快捷;智能化生产线1个小时能加工27万穗甜糯玉米;365天常温保鲜的锁鲜工艺保质增值,更是神奇……”经常往返于玉米地头的五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苏国平对专访的记者讲,“我县十分重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尤其是上马集土壤、气象、病虫害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后,玉米单产提高了20%以上,亩产增加150公斤。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更是叫绝,不仅使上市的玉米不良品率降至2%以下,而且让产品溢价能力提升30%以上。五寨甜糯玉米市场价格比普通玉米高出15%以上,并且供不应求。”

粮辰美景多业兴盛

一棒玉米,撬动一地经济,带动多个产业。玉米寻根,串联文旅。五寨以玉米为媒,把甜糯玉米采摘体验、加工,参观当地荷叶坪等生态景区资源相串联,成功打造特色农旅IP。依托玉米产业,先后发展起了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五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赤卫红对记者说:“五寨县着眼长远,眼下我们正在联合省内外科研团队攻关高附加值玉米品种和一批玉米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在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信任度上做文章,为甜糯玉米产业升级搭起新台级”。

记者获悉,五寨先后加强与山西省后稷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动智能监测、数字溯源、品质控制等农业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已初见成效。记者看到,五寨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交易大厅的智慧大屏上,农产品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实时记录着每穗玉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数据。智慧冷链物流中心、数字营销中心等一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陆续落地。无疑,五寨甜糯玉米产业正向高端化发展突破。

一穗玉米,如何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全球更多更大的家庭餐桌?五寨县广大干部群众用实干苦干巧干交出合格答卷。甜糯玉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农产品,正逐渐成为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选择。5月9日举行的“新华指数赋能高质量发展2025夏季发布活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五寨甜糯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1275.95点,同比逆势增长3.84%,自2019年转型以来年均涨幅8.13%。

   “从2022年,五寨甜糯玉米入选山西首批‘有机旱作·晋品’以来,我们通过甜糯玉米科学种植、政策补助、参与甜糯玉米加工和运营等方式,今年带动全县4750户增收,户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赤卫红说。

北纬38度黄金种植带成就了五寨县“中国甜糯玉米之乡”的美誉,成为全国最早规划种植甜糯玉米的地区之一。谈及未来,五寨官方表示,下一步,五寨县加快推动“甜糯玉米+”融合发展,将打造山西最大的甜糯玉米生产基地,甜糯玉米种植面积扩展至10万亩,力争形成年加工销售3亿穗、年产值60亿元、农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的全新产业格局。其后将甜糯玉米种植规模扩大至20万亩,建设30条加工生产线,建成全国领先的甜糯玉米全产业链示范区。

“粮”辰美景,正当其时。五寨县“2365”甜糯玉米未来产业规划中,正向着“”世界甜糯玉米看中国,中国甜糯玉米看五寨”的方向推进。金棒子甜糯玉米描绘出五寨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蓬勃图景。

 
  • 下一篇:邵长茂:论《关于审理执行异议之诉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执行法基础|中国应用法学
  • 上一篇:实践观察:山西鹏飞集团以千亿营收跃升中国民企88强的背后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写在山西省神池县实验小学创办四十一年之际 • 取经路上后人来 2025《西游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
• 内蒙古:农家“小庭院”变身“致富园” • 心念赋(作者:赵志刚)
• 叶县:“解锁”乡村游“N”种玩法 • 油菜秋播忙 绘就好“丰”景 ——洪湖市峰口镇秋
• 山西平遥:南政乡西刘村四措并举打造集体经济增 • 小时候,她为了家人初中辍学打工,40年后成为小
• 洪湖市吴王庙村:凝聚乡贤力量 打造乡村振兴“新 • 潮起乡村:“蝶变”吴王庙

 
推荐图文
南都社论:助力脱贫攻坚,土地政策需要更多创新
  • 南都社论:助力脱贫攻
忻州静乐县:50个造林合作社成为生态脱贫主力
  • 忻州静乐县:50个造林
院长带队 上蔡县人民医院医疗扶贫受村民欢迎
  • 院长带队 上蔡县人民医
推荐中视新媒
  • 洪湖市扶贫办挂职干部郭伟琴:“三个前字”大干扶贫
  • 殚精竭虑干扶贫——记洪湖市扶贫办挂职副主任倪智超
  • 贵州首个“摘帽县”:提升乡村精神内核
  • 河南夏邑:小身体大能量!三尺残疾男儿的“逆袭”脱贫路
  • 省长来了:甘肃16亿扶贫路维修不单是懒政怠政问题
  • 乡村脱贫攻略:陕西省城扶贫干部刘世强爱上陕北延安的山沟沟
  • 乡村脱贫攻略:全国“扶贫日”,武汉开发区各单位纷纷献爱心
  • 央视网:精准扶贫书写中国样本
  • 当着省委书记的面 5名县委书记登台检讨扶贫工作
  • 秦皇岛:抚宁果农急盼援手
点击排行
  • 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五寨: 玉米产业强势 乡村振兴落地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