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潮起乡村 » 正文

河南夏邑:小身体大能量!三尺残疾男儿的“逆袭”脱贫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0  来源:中视新媒体  浏览次数:60438
核心提示:中视新媒体讯(中视文旅专栏作者谢文艺)北方已经进入到寒冬。晌午的时候,在河南夏邑县中峰乡何关庄村党支部,有一个小小的身影

中视新媒体讯(中视文旅专栏作者谢文艺)北方已经进入到寒冬。晌午的时候,在河南夏邑县中峰乡何关庄村党支部,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门口来回徘徊。

夏邑县卫健委驻中峰乡何关庄村第一书记谢辉正好在值班,他还以为是谁家的孩子没上学呢。出来一看原来是远近闻名的袁新华。

袁兴华今年已经50岁,是侏儒,因为残疾,所以一直就心安理得的吃着国家的劳保。

谢书记问他来干什么?他吭哧吭哧的从怀里拿出两页纸纸,皱巴巴的,打开一看原来是他在2019年6月份就写好的一份入党申请书。他说自己不好意思,要到年底了,看到自己养的羊能够完成任务了,所以才好意思把这份入党申请书递交给谢书记。

纸是皱皱巴巴,字是歪歪扭扭,但心是诚诚恳恳的。

这个三尺的汉子在跟谢书记谈自己这几年的体会的时候,忍不住几次落泪。

“我这辈子因为这毛病,我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嫌弃我。反正政府也给我拨的有救济款,我想着我这辈子有政府养着,反正我也年过半百了,没儿没女的,一闭眼死了也就是这样了。

倒是卫计委扶贫小组来我们村里之后,把我当做了亲人,一点儿也不嫌弃我。县里卫计委副主任杜庆涛( 驻村责任组长 )专门给我从网上买了一本书,教我养羊的知识。我看不懂的字儿,他还教我认。

是党和扶贫小组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我想我下半辈子不能浑浑噩噩的过下去,我也想成为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份子,我也想入党,我也想温暖我们村里,还有其他的没有一技之长的生活的还不如我的老乡。请书记看看,我这样中不中?”

扶贫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目之所及处,所有的扶贫人员无一例外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贫困户,朝着脱贫的目标奋力奔去。苦心人天不负,逐步缩小的贫困人口彰显着所有辛苦付出都得到了回报,而一个小小贫困村里的普通贫困户的变化确确实实的成为了扶贫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他就是—中峰乡何关庄的一位贫困户袁新华。

袁新华,今年五十岁,患有侏儒症。在驻村工作队到达之前,作为一个残疾人,他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政府下发的五保金,什么活都不干,整日靠政府养活,日常生活就是打牌聊天,在他身上看不到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努力生活的积极进取。

当被问到过去的生活状态时,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就是想靠着政府的钱过完这一辈子,啥想法都没有。”

驻村工作队到达后,开始着手一系列相关扶贫工作。在“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下,驻村工作队并没有一开始就去“一刀切”地去修广场、搞建设。而是实实在在地去走访每一户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去制定计划,因人而异地进行帮扶。

驻村工作队很快就注意到了袁新华这个“消极对象”,他们十分了解袁新华的心理以及各方面的状况。于是工作队首先为其申请了五保,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危房改造。这些措施都改善了袁新华的基本生活情况,使之对生活重拾信心、重燃希望。

后来,考虑到袁新华的身体情况,工作队为其申请了一笔小额贷款,到户增收,并且提议可以用这些资金来养一些牲畜。驻村工作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工作过程中,他们见识了太多“扶志”不成的情况。在驻村工作队帮助和建议下,袁新华选择用这些资金养羊。渐渐地,随着积极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迄今为止,袁新华已经成功养殖了40只羊。

再次见到袁新华时,他的脸上已经一扫过去的阴霾,取而代之的是微笑和满足,他会带着工作队去参观他养的羊,羊在小小的房子里拥挤着,慢悠悠地走来走去,他一脸骄傲与自豪地指着这些白花花的羊向大家介绍,私下里甚至请求驻村人员能够再帮助他申请贷款以便于扩大养殖规模。靠自己的双手和劳动来养活自己,很显然,袁新华已经享受其中。

虽然还是那个个子矮矮的小老头,但是对生活的激情和渴望已经使他的灵魂焕然一新。现在的袁新华已然成为了身残志坚的代言人。

“哎!老袁,打牌去呗!”

“哎呀,不去了不去了,得去割草给我的羊喂食!”说完,老袁便蹬着他的三轮车扬长而去。

诚然,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也饱受争议。但是不可置否的是,对于那些挣扎着消极着生活着的贫苦的人们,却是黑夜中的灯塔、救命时的稻草、雪天里的炭火。全面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千千万万的“袁新华”已经发生了令人惊喜的转变,他们的“志气”被扶起,“激情”被激起,他们拥有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生活的能力,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扶贫人员的努力。脱贫攻坚正在进行时,给世界展现一个更好的中国。

  • 编辑:赵欣
 
  • 下一篇:雄安体育总会揭牌 世界冠军史冬鹏当选首任主席
  • 上一篇:乡村警务实录:派出所的24节气之大雪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写在山西省神池县实验小学创办四十一年之际 • 取经路上后人来 2025《西游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
• 内蒙古:农家“小庭院”变身“致富园” • 心念赋(作者:赵志刚)
• 叶县:“解锁”乡村游“N”种玩法 • 油菜秋播忙 绘就好“丰”景 ——洪湖市峰口镇秋
• 山西平遥:南政乡西刘村四措并举打造集体经济增 • 小时候,她为了家人初中辍学打工,40年后成为小
• 洪湖市吴王庙村:凝聚乡贤力量 打造乡村振兴“新 • 潮起乡村:“蝶变”吴王庙

 
推荐图文
南都社论:助力脱贫攻坚,土地政策需要更多创新
  • 南都社论:助力脱贫攻
忻州静乐县:50个造林合作社成为生态脱贫主力
  • 忻州静乐县:50个造林
院长带队 上蔡县人民医院医疗扶贫受村民欢迎
  • 院长带队 上蔡县人民医
推荐中视新媒
  • 洪湖市扶贫办挂职干部郭伟琴:“三个前字”大干扶贫
  • 殚精竭虑干扶贫——记洪湖市扶贫办挂职副主任倪智超
  • 贵州首个“摘帽县”:提升乡村精神内核
  • 河南夏邑:小身体大能量!三尺残疾男儿的“逆袭”脱贫路
  • 省长来了:甘肃16亿扶贫路维修不单是懒政怠政问题
  • 乡村脱贫攻略:陕西省城扶贫干部刘世强爱上陕北延安的山沟沟
  • 乡村脱贫攻略:全国“扶贫日”,武汉开发区各单位纷纷献爱心
  • 央视网:精准扶贫书写中国样本
  • 当着省委书记的面 5名县委书记登台检讨扶贫工作
  • 秦皇岛:抚宁果农急盼援手
点击排行
  • 取经路上后人来 2025《西游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 写在山西省神池县实验小学创办四十一年之际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