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凝:专攻书法终有成
中视新闻观察员郑志东
一个人,一辈子专业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终有所成。这个人叫程大凝,他至幼喜欢书法,至今70余年。他每日临贴创作、授课培训不少于10小时,累计临贴300余本,少则两三次,多则上百次,日积月累,量变质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书法艺术趋于单一化、表面化的当下,程大凝竟能熟练书写18种书体,其中3种已获国家专利。这种全面的书体掌握能力尤为珍贵。他的临习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对各类书体内在规律的把握,进而实现创造性转化,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程大凝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山西省原平市人。毕业于忻州师范学院和山西大学艺术系,曾在原平市文化馆与忻州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工作,退休于忻州市政府办公厅,又特聘为忻州师院书法教授。
功到自然成。程大凝3周岁跟随爷爷父亲学习诗书画,开始描红学书。7岁入学正式拜师于本村老秀才语文老师,每日临贴百余字,写一张仿60余字。后又就读于忻州师范学院和山西大学艺术系,曾受全省和全国著名书法家姚奠中、段体礼、李孝慈老师书法课的讲授与课外辅导。程大凝工作以来,曾刻腊版上千张,在胶片上书写4毫米戏剧唱词字幕60部近60万字,书写各种展览的说明及前言近百次上万字;书写会标及刷写一平米墙体标语千余条上万字;书写对联上万付几十万字。整日与写字打交道,他作文书信都是用毛笔书写。退休后,又在中书协展览中心培训3次,书艺渐精。参加全国书法大赛获特等奖、金奖等300多次;获中宣部、人民日报社、外交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等百余家单位的荣誉证书、奖牌、奖杯400多个。2016年10月,中宣部、文化部、人民日报社联合授予“2016年华夏实力派书画名家”……他还被百家书画单位聘有多个头衔,其中有中央宣传部文化艺术指导名誉顾问、中国专家学者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会长等。还被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钓鱼台国宾馆、外交部各使馆、宋庆龄基金会、盐城国际碑林和美国耶鲁大学等多个单位收藏作品。近年来又有国内和美国、德国、法国、迪拜等多国邮票印制其作品。
墨海无涯,德艺双馨。程大凝不为名利的品格与近乎苦行僧般的刻苦训练,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坚韧毅力,尤其是他受益沈鹏、欧阳中石等书法泰斗的艺术传承,书法精湛。
程大凝的书法艺术成就体现在多个维度。在技法层面,他能书写“最大字写过20平米,最小字写过3毫米”,展现了惊人的笔墨控制能力;在风格层面,他形成了既尊重传统又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在理论层面,他对多种书体的研究获得国家专利认证;在教育层面,他培养了大量书法人才。这些成就使他获得了从“德艺双馨艺术家”到“中意文化交流形象大使”等众多荣誉,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美国耶鲁大学等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权希军评价其书法“别具一格,独树一帜,风骨并存”。书协顾问欧阳中石评价:“程大凝老师的书法诸体皆能,实属书法界难能可贵的人才。纵观书法的发展史,程大凝老师的作品先是以继承为基,师古不泥,溶入自我,锐意创新。”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指出:“观程大凝作品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他在书法中自由变换的风格,从大处着眼,整体的布局美观;从小处琢磨,点画笔法非常优美。”在书法史上,实用性书写与艺术性书写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实用书法”恰恰构成了程大凝艺术语言的重要底色。实用书写经验,使程大凝的书法避免了纯粹形式主义的空洞,保持了与生活、社会的血肉联系。
原国家文化部部长高占祥评论:“观程先生的书法作品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作品充满着浑厚的文化底蕴,从中可看出程先生的文化修养,有生动飘逸而又舒展效果,结体稳健端庄、笔墨流畅自然;风格多姿多彩”。
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评价:“程大凝老师的书法独树一帜,炉火纯青。其作品雍容大器,古朴隽永,气势磅礴,意蕴悠长,显示出其娴熟的艺术功底,具备很高的艺术品味”。
程大凝作品在艺术风格上,诸体皆能,从笔法、用墨、章法布局来看疏密得体,浓淡相容,笔力遒劲,疏密得适。实现了“通”与“变”的辩证统一。其深厚的书法理论基础,良好的汉字书写功底,优秀的艺术道德境界和艺术风格融合一起。
原中书协顾问欧阳中石老师评论说:程大凝老师的书法诸体皆能,实属书法界难能可贵的人才。纵观书法的发展史,程大凝老师的作品先是以继承为基,师古不泥,溶入自我,锐意创新。其作品黑白互守,虚实相生,形体多变,运笔跌宕,跳腾凌跃。故其所书之节奏感、立体感、力度感都异乎寻常,从线条、结体、章法上可以看出其书法的悟性与灵性。程大凝书法作品符合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风格,他完全可以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人,把中国的书法艺术传承下去。中国书法家协会现任主席孙晓云评价,程先生书写的语录书法作品,体现了大秀、大雅、大气、大美之风,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一笔一划都是大国风范。
艺无止境,不进则退。程大凝在功成名就后仍保持着“每日临贴创作”的习惯。正是这种习惯成自然和不断自我更新的精神,使程大凝在艺术的路上避免了固步自封,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