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万元起步到资产超1500亿元,从一家小土焦厂到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智慧企业,山西孝义鹏飞集团以其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和战略眼光,书写了中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山西鹏飞集团以1104.06亿元的营收业绩位列第88位,排名较上年提升4个位次,连续七年稳居该阵营。这一成绩不仅是鹏飞集团自身发展的重大里程碑,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强大韧性与潜力的见证。
创新引领,战略转型的远见之举
鹏飞集团的成长史,是一部不断突破自我、顺势而为的转型史。1993年,创始人郑鹏以2.5万元收购小土焦厂起步,抓住当时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旺盛的机遇,实现初步积累。面对环保政策收紧与产业升级趋势,企业没有固守旧业,而是果断转向洗煤领域,以不足50万元的洗煤设备开启新一轮创业。随后,积极响应政府“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号召,确立“以焦为辅,以化为主”的绿色焦化模式,建成全国首座6.25米三段加热式捣固焦炉,在提升效能的同时降低能耗与排放,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升级的新路。
在“双碳”目标引领的能源革命浪潮中,鹏飞再次前瞻布局,全力进军氢能全产业链。打造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整合焦炉尾气制氢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逐步构建覆盖储、运、加各环节的基础设施体系,并成立“万辆氢能重卡大物流公司”,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这一系列战略举措,成功推动企业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跨越,为高质量发展拓展出新空间。
科技赋能,全面推动创新突破
创新是鹏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面对智能化、数字化浪潮,鹏飞携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行业巨头,共建绿联数智创新实验室、AI工业智能联合实验室,以前沿科技助推智能化矿山与工厂建设。其旗下常信煤矿获评智能化标杆示范矿井,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最高3A等级认证,树立行业新标杆。
在实际生产中,鹏飞综合应用AI、5G、云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打造5G+中央调度指挥管理中心,实现智慧安全、环保、矿山等六大算力应用场景,相关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在氢能领域,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自主研制全球首套250kW单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突破技术壁垒。目前,鹏飞已拥有95项专利、8项团体标准、3998项创新成果,极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为行业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绿色发展,构建循环经济新模式
鹏飞集团始终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着力打造全循环产业体系。在煤焦化板块,通过技术革新建成全国领先的捣固焦炉,实现能效提升与排放下降;甲醇联产LNG合成氨项目实现同一工艺生产三种产品,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多个生产基地获评“绿色工厂”。
在氢能布局中,鹏飞充分利用焦炉煤气制氢,完成从“黑能源”到“绿能源”的转化,既缓解环保压力,又降低用氢成本。同时积极发展光伏、风电制氢储能,全面布局可再生能源,持续推进氢能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煤—焦—化—氢”一体化循环模式,已成为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的创新样本,为企业赢得声誉与发展新机遇。
多元协同,拓展产业发展新格局
除聚焦能源主业,鹏飞还积极推进多元产业布局,形成板块协同、资源共享的发展新格局。地产板块在天津、吕梁、晋城等多地开发高品质住区,助力城市品质提升;酒店板块打造鹏飞国宾酒店、友谊酒店等连锁品牌,提供优质服务体验;文旅板块参与孝义老城保护开发,举办群星演唱会等文化活动,打造文旅新IP,赋能地方文化产业。
多元产业不仅有效分散经营风险,更形成板块联动效应。能源板块为地产、酒店、文旅等提供资金与设施支持,后者则为能源主业吸引人才、提升品牌影响力,共同推动鹏飞向综合性企业“航母”迈进。
履行责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鹏飞在快速发展中始终不忘社会责任,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战略。企业现有员工3万余人,随着氢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推进,还将持续创造就业机会,为促就业、稳社会贡献力量。通过带动产业链协同、增加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繁荣,鹏飞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鹏认为,“幸福,是品牌信用的最高级表达!勇担社会责任一直是鹏飞集团不需要提醒的自觉”。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鹏飞集团积极拓展文商旅领域,打造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幸福生活。同时,鹏飞积极投身教育、扶贫、救灾等公益领域,践行企业公民责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赴欧洲开展氢能技术与文商旅项目推介,展现中国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担当,助力提升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鹏飞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是中国民营企业迎难而上、主动求变的典范。它以创新驱动战略转型,以科技强化企业实力,以绿色重塑产业模式,以多元优化业务布局,以责任书写企业担当,充分彰显出民营经济的韧性、活力与潜力。(中实智库)
《鹏飞实践录》专题策划:秦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