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实践 » 正文

实话实说:也论担责与担当(楚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09  来源:中视网  浏览次数:8790
核心提示:做了多年政法媒体记者,没想到如今也成为一名访民。而我却是一名真正的“信访”人。上访信累积有一尺多厚,却从没上门与任何领导

做了多年政法媒体记者,没想到如今也成为一名访民。而我却是一名真正的“信访”人。上访信累积有一尺多厚,却从没上门与任何领导争吵过。有人说:就你这样,可能当一辈子访民也解决不了问题。也有人说:某些地方政府解决信访问题己形成一种独特惯例,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近日,为寻求声援,我找到原工作过的报社某期刊总编辑,这位有高级编辑、记者职称的领导,看过我写的材料后对我说:你写的材料理由充分,有理有据,但作为党报,难以刊发。就是发内参,专发给相关领导,也会像你材料上所写的市委书记签批一样,领导也只能签批一个原则意见。下面的人想给你办,领导不签批也能办;不想办,他们也能找出很多理由。我说:我与他们无怨无仇,他们为什么要为难我?他说:这也不算故意为难你,现在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按你的要求办了,可能多少要担一些责,不办不担责。你又不是他们什么亲戚,他们为什么要为你担责呢?

这位领导与仁兄的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人民公仆的政府官员,为老百姓担点责就不应该吗?我们领袖说:“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李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也强调:“民有所盼,政有所为”。领导打断我的话说:“你不要太天真了,到退休了还满腹书生气。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最近武汉某大学一位年轻的副教授,因患忧郁症在学校教学楼上跳楼自杀。相关部门作出了自杀认定,家属也认可。但家属说人死在学校内应算工伤,学校当然不肯同意,家属到处上访无果,后有人给家属点了一下,谁具体管事就找谁,他干啥你干啥。他们虽然不愿担责,但谁也不愿为公事去结私仇。家属按此行事一周后校方妥协,按工伤事故处理。就这件事来讲,他们不按工伤事故处理也是对的,但现在按工伤事故处理了,谁又会出来说不是呢?!领导告诉我:如果你不想为此事撞得头破血流,你就要有敢于打破他们头的勇气(当然不是让你真打)。合理合法的事,也要有办法并考虑多种途径去解决。一条路不通,另找一条路走。不去无理取闹,但也不能轻易妥协放弃。

领导的话,让我久久难以平静。我一直认为:我与他们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在认知上的问题。其实不然,也就两句话四个字:担责与担当。老百姓再切身的利益,也不能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担心,今天为你担责,也许明天会有人对他追责,让他感觉不划算。可我们政府一些重要职能部门任由这些毫无责任与担当,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生搬硬套,机械运用的人长期把守,普通老百姓还会有出头之日吗?!

法律没有温度,但法律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公平、正义。在任用和执行法律当中,不能违背良知与伦理,人性的温度,也能感化冰冷的法律。世界上很多著名大法官,他们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但愿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的政府官员,对待老百姓都能少一点冷漠与冷酷,多一些温暖和关怀!(楚剑)

编辑:赵欣

 
  • 下一篇:湖北宜都市推进“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纪实
  • 上一篇:中国实践参考:“党群360工作法”,社区治理的“山阳样本”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与海华永泰联合开展主 • 继续弘扬“五四”精神 书写教育青春华章 宜春市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刘骏:做立足于民商结合的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吕炳斌:知识产权与数字法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万里鹏:奉法守正 用学术讲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王美舒:以实践理性推动法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丁立:善用创新视野破题解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丁文杰: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于爽:多维发展 破茧成蝶 • 数字法治|高秦伟:互联网广告规制的反思及理念

 
推荐图文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 | 闭幕式:开启数字法学的未来
  •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
推荐中视新媒
  • 《聚焦“第十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中国实践融媒专题上线
  • “简牍法学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成功举办
  • 智库论坛实录|2023京沪律师论坛:国际、数字、绿色、高质量发展
  • 扎根中国本土,回应治理难题 ——徐汉明教授主编《社会治理法学概论》出版发行
  • 法学名刊:这些法学刊物,青睐学术新人
  • 冉清:为西部干旱少雨城市建设海绵体提供“格尔木经验”
  • 陕西省“百所进百企”法治护航促发展活动启动
  • 实话实说:也论担责与担当(楚剑)
  • 徐汉明教授一行赴新疆开展边疆基层社会治理调研
  • 《中国实践》主编秦前松赴“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交流
点击排行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王美舒:以实践理性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青年法学研究者
  • 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与海华永泰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中国实践智库 | 石泽华、秦前红: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的理据与进路
  • 法学年鉴|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2024工作年报
  • 数字法治|高秦伟:互联网广告规制的反思及理念更新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吕炳斌:知识产权与数字法治交叉领域的探索者
  • 数字法治|郑曦:数字时代刑事诉讼中人的主体地位
  • 数字法治|程啸:论个人数据交易的合法性审查义务
  • 法学年鉴|上海市法学会国家安全法律研究会2024工作年报
  • 数字法治|吕炳斌:数据财产设权的知识产权进路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