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实践 » 正文

“善治和义”成果发布暨社会治理法学学术论坛在京举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3  浏览次数:10036

2025年9月13日,第一届社会治理法学学术论坛暨 “社会治理法学与法律人类学对话” 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丰台区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北京社会治理法治研究会主办,围绕 “善治和义” 的实践样本进行了体系化学理化诠释传播。

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创建者徐汉明教授应邀出席并作学术主旨演讲。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高其才教授等也出席会议并作相关发言。

和义街道系清末庚子赔款,土地被官僚购买、雇工经营而设立和义庄。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体制机制变迁,1999年北京市政府批准其为丰台区和义街道办事处,承担“首都前院、文化客厅、生态屏障”的功能。步入21世纪以来,处于北京南郊城乡结合部的和义街道社区治理,面临国营农场划转的体制壁垒、安置房产权界定难历史遗留问题叠加;国有职工宿舍、移民安置与老旧小区改造问题交错;加之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薄弱、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犬牙交错;给新时代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提出诸多挑战。为此,首都经贸大学与丰台区和义街道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善治和义”建设开展战略合作,推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核心,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三大目标,构建了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党建引领“12345+N”治理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善治和义”这个模型具有体现城乡一体“北京特色”的现实意义;超大城市治理“中国样板”的典型意义;基层治理“开放特点”的新范式意义;三治融合“时代特征”的传播意义,“首善之都”的世界意义;值得总结、复制和推广。

围绕如何将善治和义的实践样本予以体系化学理化诠释传播,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会同北京市社会治理法治研究会主办,该校社会治理法学研究中心、市法学会首都城市治理法治研究基地、丰台区和义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法律人类学云端读书会发起第一届社会治理法学学术论坛暨“社会治理法学与法律人类学对话”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世君教授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沁,北京市丰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栋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主旨发言环节,徐汉明教授作《社会治理法学的理论指导、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的演讲。他围绕社会治理法学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根本指导地位、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展开论述。他认为,社会治理法学是以一切社会治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科学活动及其成果认识的总称;构建社会治理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其着力点在于准确揭示社会治理法治道路、制度、理论、实践的质的规定性,形成一系列有关治理理念、观点、原理、学说、思想、理论、知识、学术等等。他介绍当下学界实务界围绕社会治理法治理论研究形成了“八大学派”,产生了系列成果。这为社会治理法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和学术养分。徐汉明教授提出,社会治理法学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既是对中国法学教育70年的创新性总结,也是在回答人民之问、科学之问、价值之问、时代之问之中孕育而生的,构建社会治理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完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拓展我国法治话语传播体系的现实选择。

徐汉明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理论”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涵盖“六维结构”“十八论”的科学体系,其历经“厦门萌发”“福州思考”“之江型构”“上海实验”“深港澳”“京津冀”“中部崛起战略支点”“长珠潭”城市群功能再造。随着城市治理体系定型化成熟化制度化,为推动中国之治发展“平安”减贫”“城市群崛起”四大奇迹,进而为人类城市文明提供新形态奠定了深厚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理论”具有鲜明实践性、科学性、时代性的典型特征,这不仅为构建社会治理法学新兴学科三大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也要求我们应当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和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制度规范、基本理论等,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撑。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高校学者、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执法司法机关的实务工作者踊跃投稿。论坛交流环节,论文作者围绕基层治理的法律民族志与规范实践、制度—场域视角下的社会治理法治化、多元纠纷解决与治理知识的地方性生产三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新平作了交流发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法学博士讲师徐凯作了点评;社会治理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李润鑫、张灏晨,社会治理法学硕士研究生任敬奇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中实智库)

编辑:秦正

 
  • 下一篇:中实智库名家榜|绿色化工的领航者:杨为民院士的创新之路
  • 上一篇:中实智库名家榜|八旬院士谢克昌:中国绿色煤化工奠基人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三亚市人大智库到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交流智库建 • 2025东方法治论坛举行,共商法治促进营商环境优
• 中实智库名刊摘要:《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 • 上海数字法学 “两会” 即将举办,聚焦数字法理
• 数字法治丨谢登科:电子数据搜查的两种模式 • 数字法治丨徐光华:信息流通背景下个人信息爬取
• 中实智库名刊摘要|《法学评论》2025年第5期 • 智库论坛实录丨破局重构跃迁:第四届京沪律师论
• 中实智库名家榜|刘中民:点煤成金,一位战略科 • 中实智库名家榜|绿色化工的领航者:杨为民院士

 
推荐图文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 | 闭幕式:开启数字法学的未来
  •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
推荐中视新媒
  • 《聚焦“第十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中国实践融媒专题上线
  • “简牍法学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成功举办
  • 智库论坛实录|2023京沪律师论坛:国际、数字、绿色、高质量发展
  • 扎根中国本土,回应治理难题 ——徐汉明教授主编《社会治理法学概论》出版发行
  • 法学名刊:这些法学刊物,青睐学术新人
  • 冉清:为西部干旱少雨城市建设海绵体提供“格尔木经验”
  • 陕西省“百所进百企”法治护航促发展活动启动
  • 实话实说:也论担责与担当(楚剑)
  • 徐汉明教授一行赴新疆开展边疆基层社会治理调研
  • 《中国实践》主编秦前松赴“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交流
点击排行
  • 2025东方法治论坛举行,共商法治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 中实智库名刊摘要|《法学前沿》集刊2025年第2卷
  • 中实智库名家榜|刘中民:点煤成金,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绿色能源革命
  • 中实智库名刊摘要:《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5期
  • 智库成果:华东政法大学出版数字法学系列教材
  • “善治和义”成果发布暨社会治理法学学术论坛在京举办
  • 智库论坛实录丨破局重构跃迁:第四届京沪律师论坛成功举办
  • 中国实践智库丨论新时代边疆治理理论的科学内涵、品质特征及其时代价值
  • 上海数字法学 “两会” 即将举办,聚焦数字法理与数据治理
  • 数字法治丨徐光华:信息流通背景下个人信息爬取行为“过罪化”的实务现状与理论重塑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