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视文旅 » 正文

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的生态与艺术交融之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10  浏览次数:3733

踏入乐山东方佛都,时光仿佛在此放缓了脚步。这座与乐山大佛遥相呼应的现代佛教文化景区,以恢弘的雕塑群和禅意氛围,成为川西旅游地图上不可忽视的一站。尘世喧嚣被层层叠叠的绿意温柔隔绝,只余下佛影与林木交织的静谧。林木不是寻常的背景板,而是这片佛国秘境的原生守护者;若隐若现的佛影亦非孤立的艺术符号,而是从自然肌理中生长出的人文灵魂。二者相融相生,勾勒出一幅“佛在林中藏,林在佛边生”的奇妙画卷。

千余亩山林间,每株植物都在参与生态与艺术的对话。苍劲的古松舒展虬枝,皲裂的树皮刻满岁月纹路,似在沉默聆听佛语;挺拔的楠木直指苍穹,翠叶轻晃,为佛国撑起一片清凉;低处的灌木与野花自在蔓延,细碎花瓣洒落小径,宛如自然铺就的禅意地毯。这些植被不仅注入生机,更以柔软的生态肌理,为人工艺术筑起温润的自然基座。

最令人惊叹的,是那尊横卧山间的170米卧佛。这并非人工对自然的改造,而是艺术对自然的臣服与共生。设计者借地势起伏勾勒佛陀轮廓:山梁的弧度化作佛身曲线,坡地的缓急成就侧卧的安详;漫山绿植则成为佛身上最灵动的袈裟。阳光穿过枝叶,在佛身投下跳跃的光斑;风过时,“绿袈裟”随草木摇曳起伏,赋予静态佛像流动的生命力。没有过度雕琢,没有刻意修饰,佛像仿佛从山体自然生长,与山林浑然一体,尽显“以自然为笔,以生态为墨”的智慧。

洞窟艺术将这般交融之美藏进幽暗时光。步入罗汉洞,凉意裹挟湿润草木气息扑面而来。十八尊罗汉分列两侧,或眉峰紧蹙,或含笑垂目。淡淡青苔悄然攀上衣褶——那不是岁月斑驳,而是生态对艺术的温柔亲吻,为庄严添几分古朴禅意。

万佛洞将共生推向极致。建造者未粗暴开凿,而是以“顺势而为”的智慧,借天然洞穴稍作修整,便成就这座艺术殿堂。洞内万千佛像在幽光中若隐若现,或端坐莲台,或手持法器;洞壁苔藓泛着温润绿光,渗出的山泉沿石蜿蜒,汇成细小水洼。这些自然元素不是艺术的干扰者,而是佛洞的灵魂点缀,提醒着:艺术从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与自然的携手创作。

沿连心山陡峭石阶攀登,更能触摸生态与艺术交融的脉搏。石阶依山势起伏,无一丝突兀;两侧古树根系盘绕,或穿石而过,或紧贴石阶生长,与人类智慧达成默契。每一步都能感受两种力量的相互迁就:石阶为行人铺路,树木为石阶遮风;树根绕佛座展现生命韧性,石阶避古树尊重生态法则。这般“各让一步”的和谐,正是东方佛都最动人的细节。

在这里,生态不是艺术的陪衬,艺术也不是生态的入侵者。佛像隐现林间,似自古扎根于此;青苔爬上佛身,不为亵渎,只为给石像添几分烟火气;山泉漫过佛脚,不为冲撞,只为给佛国带几分灵动。晨钟暮鼓与山风絮语、树叶簌簌、鸟鸣啾啾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人文禅意,哪是自然低语。

这便是东方美学的精髓——不追求“人定胜天”的张扬,而讲究“天人合一”的圆融。这里的禅意,既在万千佛像的眉眼间,也流淌在每一片树叶的脉络里。当夕阳西下,余晖为山林镀上暖光,佛像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与漫山绿意融为一体时,方能顿悟:东方佛都最美的,不是某一尊佛像或某一片树林,而是生态与艺术水乳交融的状态——佛性即自然,自然即佛性,二者同根同源,不可分割。

离去时回望,风穿过林间,佛影在叶隙中轻晃,仿佛在诉说:真正的艺术,是让人工痕迹融入自然肌理;真正的生态,是让自然生机滋养艺术灵魂。而东方佛都,佛像并非孤立的艺术品,而是与山峦、绿树、流云共同构成了一幅立体的“人间净土图”。(中视文旅)

专题编辑:秦正


 
  • 下一篇:初心汝医|夜市摆摊 下乡赶集:汝州市人民医院“医条街”出圈记
  • 上一篇: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秋意,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湖北荆州作协举办《水官的故事》读书分享会活动 • 东方佛都:一座活着的 “当代摩崖造像博物馆”
• 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秋意,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 乐山避暑躲雨秘境:东方佛都地宫,千人大殿里的
• 探访平遥书画家王少泉:他用毛笔,复活了骏马的 • 走近王少泉:从平遥古城走出的 “中华神骏王”
• 第25届国际摄影大展将于9月中下旬在平遥古城举行 • 平遥非遗铸剑师淬炼 55 天而成 —— 军魂之剑赠
• 阎维文平遥演唱会即将开唱:小白杨回家乡,叩响 • 游乐山大佛怕热?东方佛都23℃万佛洞,避暑还能

 
推荐图文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营吹响金色农谷集结号
  •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东湖畔 礼乐醉武汉
  •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枣庄隆重举行
  •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蔡李斯商业步行街
  •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
推荐中视新媒
  • 清明时节,追溯刘开渠大师在东方佛都的艺术履痕
  • 梁恩明散文:贝加尔湖(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 人民论坛:抗疫时期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 一个微信就够了!微看宝宝携手东莞乐贝尔教育集团共筑幸福童年
  • 微看宝宝惊艳贵州安顺幼教年会 千名幼师现场体验5g智慧幼儿园
  • 微视宝上线:深圳微看宝宝为中国幼儿园打开智慧幼教的奥秘之门
  • 发现校园美:走进童话乐园华南师大附属怡翠玫瑰幼儿园
  • 永年育英学校中考为何屡创奇迹,听这6名“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说
  • 上饶广丰县首批四个数字文化驿站正式投用
  • 发现教育之美: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圆满落幕
点击排行
  • 湖北荆州作协举办《水官的故事》读书分享会活动
  • 东方佛都:一座活着的 “当代摩崖造像博物馆”
  • 乐山避暑躲雨秘境:东方佛都地宫,千人大殿里的清凉与佛韵
  • 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秋意,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 探访平遥书画家王少泉:他用毛笔,复活了骏马的风骨与灵魂
  • 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的生态与艺术交融之美
  • 走近王少泉:从平遥古城走出的 “中华神骏王”
  • 第25届国际摄影大展将于9月中下旬在平遥古城举行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