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视文旅 » 正文

东方佛都:佛藏于山,山显为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2  浏览次数:6699

fa7fdd352a87f4f841e1b2a25bd2fbd0.png

东方佛都最摄人心魄的震撼,从不是孤立的佛龛或突兀的造像,而是那道 “佛藏于山,山显为佛” 的天作之合 —— 每一寸岩层都藏着佛的轮廓,每一尊佛像都长着山的筋骨,连风穿过山坳的声音,都似佛与自然的低语对话。

山为佛躯,佛为山魂

那尊横卧天地间的 170 米巨型卧佛,是 “融” 的巅峰注脚。晨光漫过凌云山山脊时,卧佛的轮廓与山梁无缝衔接,佛头枕着东坡的青林,佛足隐在西麓的薄雾里,山间翠竹恰似佛衣垂落的流苏,壮阔中透着灵动。艺术家从不对山体动斧凿之威,只以 “点睛” 之智轻琢佛首与佛足:眉骨的弧度借的是山岩天然的起伏,唇线的温润藏的是岩层经年的包浆,连佛腹的舒展,都与山梁的缓坡严丝合缝。晨雾漫过佛肩时,山间的林木便成了佛衣飘动的褶皱;夕阳吻过佛足时,乌尤山的剪影又成了佛榻延展的轮廓。在这里,佛不是 “安在山里”,而是 “从山里长出来”—— 山是佛的躯体,佛是山的魂魄,伸手触碰的是岩石的微凉,抬头望见的是佛陀的慈悲。

万佛洞则把 “融” 藏进了山的肌理深处。这从不是 “把佛放进山洞” 的简单陈列,而是 “在山里凿出佛国” 的匠心营造:工匠顺着红砂岩的脉络开凿洞窟,顶光斜照间,33 米释迦牟尼佛依岩端坐,佛像衣纹与岩壁裂隙交织,地面青苔映着佛的剪影,洞外天光漏入形成 “光的佛龛”,静谧中透着神圣。佛的肩背贴着岩壁生长,掌心与岩石的裂隙共生,连洞窟的弧度都跟着佛的衣褶流转。指尖触到岩壁的粗糙时,抬眼恰见佛面被顶光镀上薄金;耳畔听着水滴落潭的轻响时,低头又见潭中佛影与洞顶树影重叠。山腹的厚重托着佛的庄严,佛的神圣又让山腹有了灵魂 —— 走在洞窟里,分不清是在山间穿行,还是在佛的怀抱里漫步。

以錾为笔,叩问天工

这份融合从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现代匠心对自然天工的俯身倾听。工匠们像读经般揣摩每一块岩石:岩层的走向定佛的姿态,石质的软硬塑佛的神情,连苔藓生长的痕迹,都成了佛衣上最生动的纹路。他们手持錾子轻叩红砂岩,錾尖落在佛衣褶皱处时,岩屑轻落,佛像衣纹与岩层肌理自然衔接,旁侧摊开的草图上,山体走向与佛的形态早已浑然一体。从不会为了平整壁面而削去山的筋骨,只顺着岩脉的 “呼吸” 唤醒沉睡的佛相 —— 就像四大天王像,肩颈处特意前倾十度,恰好抵消了仰视时的视觉偏差,当游人站在山阶下抬头,天王的目光总能与观者平视,似从山岩中俯身,与人间温柔对话。

连光影都是 “融” 的精妙伙伴:万佛洞的顶光要斜着打,让佛的影子落在岩壁上,与岩层的纹路拼成完整的 “佛境”;户外佛像的朝向要对着夕阳,让暮色漫过佛身时,山的阴影能为佛 “描” 出金边。所有技艺的终点,都是让 “人”“佛”“山” 忘了边界 —— 你以为在看佛,其实在看山的风骨;你以为在赏山,其实在悟佛的慈悲。

心入佛境,境合山川

当视觉的融合渗入心灵,便有了那道直抵魂灵的意境。穿过山间竹林时,竹叶的沙沙声似佛的低语;步入万佛洞时,洞窟的幽暗会滤掉尘世的喧嚣。夕阳西下时,佛像与游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山间石阶上,与竹林、佛龛的影子交织,游人驻足仰望,背景是融于暮色的山梁,静谧感漫过衣襟。山的静谧托着佛的庄严,佛的慈悲又柔化了山的冷峻,两种气息缠绕着漫过身体,让人不自觉地放轻脚步、放缓呼吸,仿佛连心跳都与山间的节奏同步。

这便是东方佛都藏在 “融” 里的哲学:不是人征服山,也不是佛凌驾山,而是人、佛、山共赴一场 “天人合一” 的约定。佛借山的厚重得以永恒,山借佛的慈悲得以不朽,连游人都成了这场融合的一部分 —— 你的影子落在佛的衣褶上,你的呼吸混着山的灵气,此刻便懂了:所谓 “佛即山,山即佛”,从来不是外在的风景,而是心与自然、与信仰的深度相拥。

暮色漫过东方佛都时,最后一缕夕阳掠过卧佛的眉骨。山的轮廓与佛的面容在昏暗中渐渐模糊,却又在心里愈发清晰 —— 这里没有 “山” 与 “佛” 的分界,只有岩层与匠心的共生,只有自然与信仰的和鸣。乐山东方佛都从来不是一座 “佛的公园”,而是一本用山石写就的经书:每一页都写着 “融”,每一字都藏着 “悟”,当你伸手触碰岩石的那一刻,便触到了山的魂,也触到了佛的心。(中视文旅 秦正)

编辑:江南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东方佛都的美学破界之旅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东方佛都的美学破界之旅 • 是“人造景观”还是“美学圣境”?解码东方佛都
• 一部推动平遥方言进步的文学力作——读刘伟波长 • 国庆景区口碑两极分化,游客体验冰火两重天
• 旅游就是要受罪吗?在东方佛都,找回旅游本该有的 • 洪湖之美:诗联文化点染江滩新风景
• 口碑实力双在线!东方佛都为何能独得千万游客偏 • 解密中国第五大石窟群|东方佛都:石刻艺术的交
• 东方佛都:最美庆生地,遇见守护你的本命佛 • 揭秘独步天下的东方佛都摩崖造像术

 
推荐图文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营吹响金色农谷集结号
  •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东湖畔 礼乐醉武汉
  •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枣庄隆重举行
  •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蔡李斯商业步行街
  •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
推荐中视新媒
  • 清明时节,追溯刘开渠大师在东方佛都的艺术履痕
  • 梁恩明散文:贝加尔湖(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 人民论坛:抗疫时期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 一个微信就够了!微看宝宝携手东莞乐贝尔教育集团共筑幸福童年
  • 微看宝宝惊艳贵州安顺幼教年会 千名幼师现场体验5g智慧幼儿园
  • 微视宝上线:深圳微看宝宝为中国幼儿园打开智慧幼教的奥秘之门
  • 发现校园美:走进童话乐园华南师大附属怡翠玫瑰幼儿园
  • 永年育英学校中考为何屡创奇迹,听这6名“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说
  • 发现教育之美: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圆满落幕
  • 行走醉美山西:五寨县老兵索世太诗二首 怀念高永祥
点击排行
  • 洪湖之美:诗联文化点染江滩新风景
  • 旅游就是要受罪吗?在东方佛都,找回旅游本该有的样子
  • 国庆景区口碑两极分化,游客体验冰火两重天
  • 是“人造景观”还是“美学圣境”?解码东方佛都的美学密码
  • 一部推动平遥方言进步的文学力作——读刘伟波长篇小说《平遥话》有感
  • 东方佛都:佛藏于山,山显为佛
  • 东方佛都的美学破界之旅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