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实践 » 正文

武汉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校友:毕业20年,今日再回“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5  浏览次数:26047

10月3日下午,武汉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毕业20周年“师生座谈会”在120报告厅成功举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楚龙强、法学院院长秦天宝教授,00级校友当年的授课老师莫洪宪教授、秦前红教授、余敏友教授、温世扬教授、徐亚文教授、孙晋教授、黄丽老师、陈风老师等出席了活动。座谈会由吴育生副院长和2000级校友代表、廖丽副教授主持。

1728132385195330.png

座谈会上,秦天宝首先介绍了法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教学科研、发展平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这不仅是全院老师们这么多年奋斗的结果,更是离不开校友们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本次“师生座谈会”为进一步加强校友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机会,他引用一句歌词“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表达了他对2000级校友们未来的期盼。

楚龙强结合时代背景,讨论了2000年对于新世纪、新武大而言的坐标意义。他指出珞珈山的精神依靠、法学院的王牌体系、老师们的加油鼓劲、同学们的友谊互重,带给了法学院师生不懈进取的力量。他送给校友们五句箴言,分别是“胸有理想,梦有朝阳”“心明眼亮,把握大势”“守牢底线,坚持原则”“保重身心,健康第一”“担当尽责,起而行之”。

莫洪宪分享了与部分校友的联系,通过他们的工作表现,她看到了武大校风与法学院一代宗师学风的传承,并表达了她对校友们健康幸福的美好祝愿。

秦前红谈论到青年与中年时期参加纪念会的不同感想,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价值主义和理想主义,但人生意义和人生使命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一样存在的。他由衷祝愿各位校友生活和顺、幸福美好。

余敏友强调了2000级校友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并给出了三点建议以应对中年危机和经济形势的挑战,分别是保持身体健康、注重个人事业发展与强化心态调整。

温世扬谈及2004年分别到2024年重逢的任职感受,并当场唱起《那些花儿》,表达了对2000级校友身处天涯海角却在今日回到母校相聚的喜悦之情。最后,他以一首诗结尾,“当年结缘珞珈麓,今日欢聚东湖滨,法治中国路漫漫,功成有我王牌军。”

徐亚文将人生大致分为四个二十年,并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四个房间,分别是忙成长、忙成家、忙事业、永葆革命青春。当前,他与2000级校友正处于第三个房间的出口与入口,要特别注意政治、经济、家庭、身体等四个方面。

孙晋回忆起与2000级校友重叠的四年校园生活,并表明无论校友们走得再远,珞珈山永远是校友们的家。作为武大法学院毕业的法学人,我们可以捐法治、捐智慧、捐治国良方,为母校争光争彩。

黄丽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了她对本次师生座谈会的感想:一是欢迎,欢迎各位校友返校;二是欣慰,欣慰各位校友生活美满;三是祝福,祝福各位校友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陈风以学长的角度总结了过去二十年来的感悟,他分别强调了热爱、分享、感恩、改变的重要性。

座谈会上,法一班吴文芳、法二班汤媛媛、法三班苗峰、法四班童翔、00981班谢佳吟、00982班兰添作为校友代表分别结合自身这20年的经历,感恩母校,感恩老师们。武大法学院作为珞珈山上的王牌军,归因于一代代法学大师的坚守和传承。武大法学院带给学生们的不止有专业素养,更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和法治底色。自由发言阶段,李庆明、罗英和张琪校友也热情洋溢的抒发了自身的感慨和对母校的怀念和感恩。

为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张原校友代表2000级全体本科同学向法学院捐赠20万元,用于支持法学教育发展。

1728132398769590.png

校友们的发言,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未来法治事业的展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武大法学人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武大法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这场聚会,不仅加深了校友们之间的情谊,更为武大法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法学与你来日方长”。(通讯员:廖 丽)

编辑:秦正

 
  • 下一篇:汝州市人民医院:严抓“三会一课”制度 夯实基层党建根基
  • 上一篇:数字法治|赵精武:论数字法学的概念与研究定位——兼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法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法学院院长致辞实录丨中南大学许中缘:法科学生 • 行走阳曲看巨变:住建工程里的政府民生哲学
• 智库成果:华东政法大学出版数字法学系列教材 • 数字法治|郑智航:数字时代国家信息能力的法治
• 青山绿水间,书写人与自然共生新篇——《生态文 • 读张中伟小说《梁奔前》有感:在历史与文学的交
• 生态文明实践录|陕西吴起:黄土高坡的绿色革命 • 数字法治新书推荐|马长山主编:《数字安全法治
• 生态文明实践录|万顷碧波归来:洪湖流域治理的 • 县舆观察|湖北云梦黑水河事件:一场环境治理与

 
推荐图文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 | 闭幕式:开启数字法学的未来
  •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
推荐中视新媒
  • 《聚焦“第十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中国实践融媒专题上线
  • “简牍法学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成功举办
  • 智库论坛实录|2023京沪律师论坛:国际、数字、绿色、高质量发展
  • 扎根中国本土,回应治理难题 ——徐汉明教授主编《社会治理法学概论》出版发行
  • 法学名刊:这些法学刊物,青睐学术新人
  • 冉清:为西部干旱少雨城市建设海绵体提供“格尔木经验”
  • 陕西省“百所进百企”法治护航促发展活动启动
  • 实话实说:也论担责与担当(楚剑)
  • 徐汉明教授一行赴新疆开展边疆基层社会治理调研
  • 《中国实践》主编秦前松赴“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交流
点击排行
  • 舆情观察:汝南村医陈战胜夫妇何以感动中原?
  • 中国实践智库 | 秦前红:法学理论的实践品格——一个类型化分析
  • 数字法治|马长山:数字治理的法治考量
  • 数字法治新书推荐|马长山主编:《数字安全法治概论》
  • 实践观察:山西鹏飞集团以千亿营收跃升中国民企88强的背后
  • 智库成果:华东政法大学出版数字法学系列教材
  • 生态文明实践录|万顷碧波归来:洪湖流域治理的生态答卷
  • 数字法治|张玉洁:数据共享的安全保障难题及应急处置机制构建
  • 数字法治|欧阳天健:平台数据资源税的证成与路径
  • 生态文明实践录|陕西吴起:黄土高坡的绿色革命与生态富民路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