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实践 » 正文

中国实践参考丨江苏昆山:以改革优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01  浏览次数:1529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昆山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将聚焦以改革优生态,突出“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提升,认真落实“双碳”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大力推进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

1722525217199324.png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苏州市昆山生态环境局局长陈薇说,昆山生态环境局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面推进美丽昆山建设为牵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问题整改歼灭战、生态环境修复主动战、绿色低碳转型持久战,坚定不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不断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擦亮生态底色、厚植生态优势。

“周市镇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昆山市委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全力建设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打造集科学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创新平台。”周市镇党委书记蔡力说,为做优绿色示范引领,周市镇将围绕创新中心、服务中心、人才社区等功能,加快先导区碳12坊建设;稳步推进光伏等清洁能源在企业、机关、学校应用,建设能源海绵周市,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城镇。为做大绿色品牌效应,将联合专业机构、高校院所建设长三角绿色低碳国际会客厅、“碳道之家”,营造“政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生态圈;推进国电投“天枢一号”能碳平台在昆投用,助力打造县域综合智慧能源应用示范。为做强绿色低碳产业,将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服务产业,精准招引一批优质项目,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加快形成500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1722525205167135.png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有了新的需求。市住建局局长王卫东表示,市住建局将聚焦“绿色城建,宜居昆山”,统筹推进公园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着力绘就“阳澄湖畔的公园城市,并蒂花开的幸福昆山”美好画卷。坚持全域“大公园”、门前“昆小薇”思路,布局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完善多层次公园体系;高标准推进庙泾河、张家港河、夏驾河等“七横四纵”生态廊道建设,打造蓝绿融合、绿色低碳生态网络。同时,年内还将高质量推进工业遗址公园、市民文化广场等区域慢行绿道建设,着力完善以“鹿小π”为品牌的昆山特色林荫道及绿道体系;实施前进路、长江路沿线立面靓化、绿化美化、夜间亮化工程,针灸式更新37个小微绿地及口袋公园。

1722525195852146.png

“我们将积极抢抓能源变革新机遇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窗口期,围绕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全市的新能源车充电场站设施服务体系。”昆山创控集团董事长杨锋说,创控集团通过建立“四级”充电体系,致力于满足群众多场景、多维度的充电需求;通过搭建“昆能充”平台,构建“7×24小时”服务响应体系,竭力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通过深化与华为、星星充电、特来电、朗新科技等新能源充电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打造“光储充放”一体化智能微网体系,为消费者持续提供安全有序、方便智慧的充电体验,让“市区范围10分钟可达、全市范围15分钟可达”的充电服务圈更加触手可及。

1722525183644462.png

绿色转型是企业抢占新赛道,激发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由之路。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俊超表示,陆新科技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聚焦“双碳”目标,全面推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革,锚定高端信息产品的新材料研发与制造,持续加大在新材料、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绿色环保领域的研发投入。在此基础上,陆新科技生产园也将积极响应“天枢一号”能碳平台应用,围绕ESG发展理念,加强企业绿色零碳制造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完善上下游企业的绿色零碳建设,真正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来源:昆山发布,融媒体记者:丁燕,摄影 :马康洋)

《中国实践参考》专题统筹:秦前松

 
  • 下一篇:中国实践智库|秦天宝:以法治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上一篇:互联网法律评论:拼多多Temu总部被商家围堵,一刀切“仅退款”&五倍罚款规则反噬电商平台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基层治理实践录丨北京华润九里: “万象补给站” • 第二十一届 | 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
• 西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国宪法学基本 • WAIC2025人工智能法治论坛圆满收官
• 武大89届毕业生徐耀先研究的人造肾类器官登上牛 • 中国之治|论中国式政治协商制度之价值、内涵与
• 数字法治|刘权:互联网平台处罚权的法律规制 • 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丨李文燕致辞实录
• 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丨侯振发致辞实录 • 学术华政|《数字法理学》:数字法学的底层逻辑

 
推荐图文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 | 闭幕式:开启数字法学的未来
  •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
推荐中视新媒
  • 《聚焦“第十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中国实践融媒专题上线
  • “简牍法学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成功举办
  • 智库论坛实录|2023京沪律师论坛:国际、数字、绿色、高质量发展
  • 扎根中国本土,回应治理难题 ——徐汉明教授主编《社会治理法学概论》出版发行
  • 法学名刊:这些法学刊物,青睐学术新人
  • 冉清:为西部干旱少雨城市建设海绵体提供“格尔木经验”
  • 陕西省“百所进百企”法治护航促发展活动启动
  • 实话实说:也论担责与担当(楚剑)
  • 徐汉明教授一行赴新疆开展边疆基层社会治理调研
  • 《中国实践》主编秦前松赴“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交流
点击排行
  • 数字法治|李晓楠:可信数字身份的法律保障
  • 数字法治|李学尧:大语言模型应用中的司法偏误与认知干预
  • 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聚焦法治轨道上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 第二十一届 | 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 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丨李文燕致辞实录
  • 数字法治|张吉豫: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理论发展
  • 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明日在扬州开幕
  • 基层治理实践录丨汝南:法庭“庙笔”绘就湖畔“枫”景
  • 数字法治|郭研:数字经济刑法保护中“数据信息”概念之提倡
  • 第十一届 “法治社会・长江论坛” 在扬州成功举办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