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实践 » 正文

鹏飞实践录|从千亿氢能产业链到千年老城复兴:鹏飞样本何以可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22  浏览次数:9602

在山西孝义,一座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当晨曦洒在古城墙的青砖上,七十岁的皮影艺人张师傅早早打开了他的工作室。在他灵巧的手指间,牛皮雕刻的人物活灵活现,演绎着千年传说。"以前年轻人都不愿学这个,现在不一样了。"张师傅欣慰地说,"鹏飞把老城改造好后,来看皮影戏的游客多了,愿意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也回来了。"

几公里外,鹏飞集团的鹏湾氢港产业园里,呈现着另一番景象。巨大的制氢装置在晨光中闪烁,运输氢能的车辆整装待发。这里,传统的焦化产业已完成华丽转身,曾经被视为废气的焦炉煤气,如今被转化为高纯度的氢能,成为驱动这座城市绿色转型的新引擎。

氢能领航:从"黑色依赖"到"绿色引领"的嬗变

"发展氢能产业,山西具有特殊优势。"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鹏表示。作为山西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他们将氢能融入能源转型升级的战略全局,实现了从黑焦炭到绿氢能的高效转化。

在鹏湾氢港,每天1.3万立方米的焦炉尾气通过催化、制取等先进工艺"脱胎换骨",不仅实现100%资源利用,更创造出120%的超预期转化率,产出纯度高达99.999%的氢气。这套全球领先的循环耦合技术,让曾经的工业废气被"吃干榨尽",最终转化为新能源、清洁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

鹏飞的氢能布局展现出全产业链的雄心。在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鹏飞智姿"牌氢能重卡成为全场焦点,其单次加氢650公里续航、20分钟快速加注的技术指标,令与会专家赞叹。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鹏飞构建的完整商业闭环,从制氢、储运到加注、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创新驱动: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突破

面对氢能产业标准缺失的发展瓶颈,鹏飞集团主动担当,牵头制定了焦炉尾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等5项行业团体标准,并深度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与此同时,鹏飞与山西移动共建AI工业智能联合实验室,打造氢能全产业链本质安全标杆。

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结出了丰硕成果。2022年,全国首套250KW单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鲲·运200成功发布,一举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技术突破必须与商业落地同步,否则只是实验室里的展品。"郑鹏强调。

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得到验证。1000台氢能重卡订单创下全国纪录,先期投运的300台总行驶里程突破4600万公里,累计减碳3.2万吨。在孝义至太原的能源运输大动脉上,全国首座"制储运加"一体化加氢站日加氢量可达8吨,为氢能车辆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产城融合:氢能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交响共鸣

鹏飞的氢能布局不仅停留在工业领域,更深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孝义街头,500辆氢能共享单车成为城市新风景。"扫码,解锁,出发!"简单的操作之后,市民和游客都能体验这种清洁能源的便捷。富氢蔬菜、富氢豆腐等创新产品,更是让氢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

而最让人惊叹的转变发生在老城里。2024年,鹏飞集团成立孝义文化研究院,标志着企业的文化自觉上升到新高度。研究院致力于系统挖掘、整理和研究孝义深厚的"孝""义"文化基因,并将其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之中。

在老城住了大半辈子的李大爷还记得改造前的景象:"房子老了,设施旧了,年轻人都往外跑。"如今,他的院落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外观,内部却焕然一新。"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老邻居都不用搬走,街坊情谊都留住了。"鹏飞的"微改造"模式让85%的原住民得以留居,延续着老城独特的生活气息。

文旅新生: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漫步老城,早餐店的蒸汽依旧在晨光中升腾,只是旁边多了创意咖啡馆;皮影戏还在老戏台上演,但观众席里多了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2025年国庆假期,孝义老城在"盛世华诞·城启新篇"活动中正式向公众亮相,晨光掠过青砖黛瓦,崭新的城市脉搏与千年的历史气韵在此交融激荡。

2025_1122_67574bdaj00t63s4e002jd000u000gwm.jpg

在鹏飞集团的参与下,首期投资4.2亿元的"山君水院"项目为老城注入了全新活力。其中,"若水雅院"诠释雅致生活美学,"珍馐里坊"则汇聚了地道孝义风味美食。这些项目引入国内一流设计团队,以"文旅+"为核心,让古城兼具"历史厚度、科技亮度、生活温度"。

最打动人的是情景剧《孝义千秋·梦回老城》。演员以细腻入微的演绎,将唐人郑兴"割股奉亲"的至孝之举,孝义古城仁义巷"知退一步"的谦和美谈缓缓铺展。精彩丰呈的演出让"孝为人之本,义乃君子宗"的理念穿透千年时光,在现场观众心间激起阵阵共鸣。

人才回归:创新生态的磁吸效应

最让当地人感到欣喜的,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孝义。二十八岁的李明大学毕业后曾在深圳工作,如今回到老城开了一家文创店铺。"以前总觉得家乡只有煤炭,现在发现文化资源更有价值。"他的店铺里,皮影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的产品颇受游客青睐。

鹏飞集团通过与政府合作,在老城中积极引入具有差异化的文旅项目,支持引导村集体和群众参与经营,为返乡青年提供了发展空间。据统计,仅老城改造项目就为返乡青年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形成了引人留人的良性循环。

富民增收: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文旅产业的发展,最终要惠及当地百姓。在孝义老城,居民通过经营特色店铺、参与非遗表演、开办民宿等方式,收入水平显著提升。2025年国庆假期,孝义市文旅市场共接待外地游客约126万人次,核心景区接待游客94.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43.6万元,是去年的33倍。

更重要的是,文旅产业直接带动全市交通、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同步增长,数千名群众通过在各景区景点开铺、摆摊或参与文旅保障服务等实现了增收。"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钱包真的鼓起来了。"在古堡旁经营农家乐的王大嫂笑着说。

全球视野:从山西走向世界的氢能梦想

"氢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共同语言,鹏飞必须以全球视野参与这场变革。"郑鹏在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以"氢能出海"战略为引领,鹏飞今年以来走访爱尔兰、罗马尼亚等多国,在氢能技术协同、项目共建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

2023年,鹏飞当选山西省氢能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氢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赴山西孝义鹏飞集团考察交流时,高度评价中国企业的转型魄力。他指出,鹏飞集团从煤炭向氢能延伸的路径,印证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

在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上,郑鹏分享了"政府引导基金+绿色金融"的创新模式。孝义市政府设立氢能产业引导基金,撬动50亿元社会资本,以金融力量支持氢能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吕梁市委、市政府将氢能奖补从1亿元提高到至少2亿元。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贷款和融资方面优先支持氢能产业和新能源车辆,为鹏飞氢能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保障。"

夜幕降临,孝义老城的灯笼次第亮起,与现代都市的霓虹交相辉映。而在鹏飞集团的加氢站,氢能重卡仍在有序排队加注,这些车辆次日将启程前往全国各地,继续它们的零碳旅程。从煤焦之都到氢能新城,孝义的转型之路还在继续。在这条路上,一家民企与一座城市正携手同行,共同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荣光。(中实智库 秦前松)

专题统筹:江南

 
  • 下一篇:贺道良散文:洪湖秋夜铳声远 野鸭飞落旧梦间
  • 上一篇:郑大法学院到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交流共促社会治理法学发展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郑大法学院到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交流共促社会治 • 智库论坛实录|第五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学
• 纪法实践讲堂|秦前红:加强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 • 实践者说:莫让劳模勋章沦为“躺平”令牌
• 陕西披露神木德润“11·20”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 • 法学家徐汉明出席新时代“枫桥经验”2025年学术
• 徐汉明出席中国法治现代化2025年智库论坛并发表 • “科普疯子”秦瑞强:散尽家财建科技馆,他的梦
• 西南民族大学第四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论坛成功 • 徐汉明丨回答“四问”:社会治理法学何以成为一

 
推荐图文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 | 闭幕式:开启数字法学的未来
  •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
推荐中视新媒
  • 《聚焦“第十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中国实践融媒专题上线
  • “简牍法学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成功举办
  • 智库论坛实录|2023京沪律师论坛:国际、数字、绿色、高质量发展
  • 扎根中国本土,回应治理难题 ——徐汉明教授主编《社会治理法学概论》出版发行
  • 法学名刊:这些法学刊物,青睐学术新人
  • 冉清:为西部干旱少雨城市建设海绵体提供“格尔木经验”
  • 陕西省“百所进百企”法治护航促发展活动启动
  • 实话实说:也论担责与担当(楚剑)
  • 徐汉明教授一行赴新疆开展边疆基层社会治理调研
  • 《中国实践》主编秦前松赴“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交流
点击排行
  • 法学家徐汉明出席新时代“枫桥经验”2025年学术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 纪法实践讲堂|秦前红:加强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
  • 陕西披露神木德润“11·20”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全文
  • 智库论坛实录|第五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学术论坛综述
  • 郑大法学院到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交流共促社会治理法学发展
  • 鹏飞实践录|从千亿氢能产业链到千年老城复兴:鹏飞样本何以可能?
  • 徐汉明出席中国法治现代化2025年智库论坛并发表演讲
  • “科普疯子”秦瑞强:散尽家财建科技馆,他的梦想让人动容
  • 西南民族大学第四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 实践者说:莫让劳模勋章沦为“躺平”令牌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