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王玉辉教授一行到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围绕“社会治理法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专题座谈与深度交流。此次访问旨在借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该领域的先行经验,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未来路径。
座谈会由全国首届检察业务专家、社会治理法学知名学者徐汉明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齐文远教授、武乾教授、杨洪教授、戚建刚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交流。
会议伊始,齐文远教授致欢迎辞,对郑州大学法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方面的探索历程与整体布局。随后,社会治理法学专业教师邵登辉博士从学科体系构建、理论创新、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系统汇报了我校社会治理法学学科的建设成果与实践经验。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社会治理法学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历经十余年探索,逐步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构建起以《社会治理法学概论》为代表的理论框架与教材体系。该学科紧密围绕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需求,聚焦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基础性与前沿性问题,在学术研究、智库建设、资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
其中,由徐汉明教授主编的《社会治理法学概论》作为全国首部该领域教材,不仅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还被司法部列为全国政法干部普法读本,系统界定了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原则、法律体系及实施评估机制,为学科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王玉辉教授对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调研旨在深入学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与创新模式,期待为郑州大学优化法学学科布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供有益借鉴。
在研讨环节,双方学者围绕社会治理法学的学科定位、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武乾教授、杨洪教授、戚建刚教授等分别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分享了在推动学科融合发展、强化理论回应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思考。
座谈期间,徐汉明教授、齐文远教授代表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团队,向郑州大学法学院王玉辉院长一行赠送了学科奠基之作《社会治理法学概论》,象征着两校之间学术交流与智慧共享的开启。
徐汉明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社会治理法学的建设必须始终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需要。他建议双方以此次交流为起点,逐步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人才协同培养、学术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促进社会治理法学学科繁荣发展,助力其从“中南盆景”成长为“中部园景”,并最终实现“中国全景”的跨越式发展。他还向调研团系统介绍了中心—研究院的发展历程、智库建设成果、科研进展、人才培养成效、国际交流动态以及咨政建言贡献。
此次座谈不仅加深了两校在社会治理法学领域的相互了解,也为跨校际、跨区域的学科协同创新搭建了重要平台。双方均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共同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创新注入新动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乾教授、杨洪教授、戚建刚教授,博士研究生李润鑫,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汪洋等共同参与座谈。(张灏晨、秦正)
编辑: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