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视文旅 » 正文

揭秘独步天下的东方佛都摩崖造像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3  浏览次数:4670

乐山凌云山脉的丹霞岩壁间,东方佛都摩崖造像以 “独步天下” 的技艺,让失传数百年的唐宋摩崖造像精髓重获新生。它既非简单复刻古石窟,也不同于常规宗教造像,而是在自然适配、技艺精度、文化融合上形成独家范式,堪称 “天下无二” 的当代造像奇迹。

2025_0923_0eb3b635j00t30nx5000ud000hs006sm.jpg

千年技艺,失传与重生

摩崖造像的历史,紧随着佛教东传的脚步。这种在原山崖上直接雕刻成佛的技艺,经历了隋唐的蓬勃发展,在宋代达到艺术造诣的巅峰。然而,随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佛教信仰热度的下降,摩崖造像技艺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失传长达200年之久。

直到1994年,东方佛都的出现,照亮了这片承载千年佛文化的土地。与之相邻、同处世界双遗产保护范围的东方佛都,以 “一山藏万佛,万佛照东方”的壮丽胜境,弥补了乐山大佛周边缺乏石窟群的缺憾。

东方佛都邀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专家教授主持工程,集结了一批来自艺术界和民间的能工巧匠。艺术家们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有着近乎苛刻的执着。他们深入研究古代工匠使用的凿子、锤子、錾子等工具的形制与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古法进行雕刻。每一次敲击、每一道刻痕,都是对古代工匠精神的崇高致敬,力求原汁原味地传承摩崖造像技艺。

选址规划:依山取势

东方佛都依托凌云山脉丹霞岩,岩石坚硬无缝,为造像提供优质素材。规划以乐山大佛为核心,依山体走势、纹理设计造像,力求与自然浑然一体。如 “万佛洞” 借弧形崖壁,排布数千小佛,营造万千佛国景象。

药师佛大殿选在垂直崖壁处,岩石密度高、无裂隙,可承载大型造像,且面朝东南,晨阳斜照,契合药师佛 “传光明” 的寓意。四大天王殿位于山体转折处,L 形崖壁恰能分刻四尊天王像,形成 “守护山门” 格局,强化象征意义。

雕刻工艺:精准极致

造像以传统锤、钻为工具,需一次成像,容错率极低。匠人雕刻前需熟稔细节,下锤精准。佛像面部是重点,如药师佛(高 51 米),先以粗锤定轮廓,再用细钻琢眉眼:眉弓弧线柔和,“水波眼” 眼睑圆润,瞳孔留凸面模拟光效,眼神温润。南方增长天王的 “青锋剑”,需刻出笔直中线与均匀剑刃,匠人蹲崖作业,确保 “锋芒暗藏”。

比例把控是难点,古代靠经验,如今会用仪器辅助。匠人先做小样推敲比例,大型造像分层雕刻。四大天王(均高9米),东侧持国天王与西侧广目天王呈 15 度侧立,避免拥挤;北方多闻天王 “宝伞” 依 “二十四根伞骨” 规制,线条随岩石纹理,宛若自然生长。

团队查典籍、访专家,掌握传统彩绘技艺,用石青、朱砂等天然矿物颜料,耐腐且鲜艳。

药师佛袈裟用 “三彩叠晕”:赭石打底,中层石青渐变显褶皱,表层金箔饰衣纹,层次丰富,契合 “琉璃光佛” 形象。四大天王铠甲依性格配色:持国天王朱砂配石黄显慈悲,增长天王石绿勾墨线显威严;护心镜绘云纹,“游丝描” 细线条添细节。

融合创新:古今交融

东方佛都的代表作品令人叹为观止。170米巨型卧佛以大足石刻为雏形,利用自然山体延伸雕琢而成。

在万佛洞地宫中,高达51米的药师佛巍然矗立,以“世界最高洞中站佛”的雄姿,成为佛教艺术与自然奇观交融的典范。

同样在万佛洞中,通高33米的释迦牟尼坐佛是世界最大的洞中坐像,在原石上直接雕刻而成,是世上最宏大的山中佛。

造像兼顾传统与创新。药师佛手部融西方写实,“施与愿印” 参照人体解剖,刻出关节、肌肉纹路,又保留 “手掌饱满” 的传统审美。

四大天王殿优化铠甲纹样,将繁复卷草纹改为简约几何纹,符合现代审美;增设智能灯光,白天漫射光显彩绘,夜晚射灯照造像,赋予动态美感。

东方佛都摩崖造像术,以匠心传承文化,用创新焕发生机,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熠熠生辉。(中视文旅)

编辑:秦正

 
  • 下一篇:汝医现场:16岁少年从耳疾缠身到全麻手术
  • 上一篇:王永清:晋医针灸援疆情长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东方佛都:最美庆生地,遇见守护你的本命佛 • 陆剑:《水官的故事》分享会的随想
• 湖北荆州作协举办《水官的故事》读书分享会活动 • 东方佛都:一座活着的 “当代摩崖造像博物馆”
• 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的生态与艺术交融之美 • 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秋意,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 乐山避暑躲雨秘境:东方佛都地宫,千人大殿里的 • 探访平遥书画家王少泉:他用毛笔,复活了骏马的
• 走近王少泉:从平遥古城走出的 “中华神骏王” • 第25届国际摄影大展将于9月中下旬在平遥古城举行

 
推荐图文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营吹响金色农谷集结号
  •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东湖畔 礼乐醉武汉
  •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枣庄隆重举行
  •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蔡李斯商业步行街
  •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
推荐中视新媒
  • 清明时节,追溯刘开渠大师在东方佛都的艺术履痕
  • 梁恩明散文:贝加尔湖(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 人民论坛:抗疫时期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 一个微信就够了!微看宝宝携手东莞乐贝尔教育集团共筑幸福童年
  • 微看宝宝惊艳贵州安顺幼教年会 千名幼师现场体验5g智慧幼儿园
  • 微视宝上线:深圳微看宝宝为中国幼儿园打开智慧幼教的奥秘之门
  • 发现校园美:走进童话乐园华南师大附属怡翠玫瑰幼儿园
  • 永年育英学校中考为何屡创奇迹,听这6名“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说
  • 发现教育之美: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圆满落幕
  • 行走醉美山西:五寨县老兵索世太诗二首 怀念高永祥
点击排行
  • 湖北荆州作协举办《水官的故事》读书分享会活动
  • 东方佛都:一座活着的 “当代摩崖造像博物馆”
  • 东方佛都:最美庆生地,遇见守护你的本命佛
  • 陆剑:《水官的故事》分享会的随想
  • 揭秘独步天下的东方佛都摩崖造像术
  • 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秋意,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 探秘美学圣境:东方佛都的生态与艺术交融之美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