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实践 » 正文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李运杨:探索未知领域,勇攀科研高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21  浏览次数:21314

人才简介

李运杨,男,1986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法学会担保物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研究员,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聘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担保法。2024年经遴选成为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

b2280dc488304797b45c26439a0db423~tplv-obj.jpg

负笈德国,潜心科研

李运杨在山东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然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二年级时,他在导师刘保玉教授及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黄卉教授的支持下,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奖学金,远赴德国留学,师从现任汉堡大学法学院Claudia Schubert教授,先后在德国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德国博士毕业后,他在德国波鸿大学法学院Peter A. Windel教授的教席下任学术助教。

李运杨学成回国后即入职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民商法学科,入职以来潜心科研,在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与鞭策之下,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他在《清华法学》《现代法学》《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政治与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或译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课题、上海市社科规划年度课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究项目、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除了中文论著外,还出版德文专著1本,发表德文论文1篇。

df5aa91042e64b5c9c1aca6043fe0c01~tplv-obj.jpg

入职华政后,他曾连续多年获得法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激励奖、华东政法大学青年科研人才奖、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华东政法大学马国强科研奖教金、“行知基金”奖教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此外,他先后获得浦江人才计划、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及中国博士后基金委特别资助。在入职华政前,他就对科研充满了热爱,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当年法学类唯一一篇)、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林诚二“尖角杯”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

李运杨在专心科研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入职以来,他积极参加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向国内外同行学习请教,并受邀在校外开展多次讲座。近三年,他在元照读书馆学术讲堂做“担保从属性之理论展开”讲座;在浙江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沙龙做“论担保权与所担保债权之关系”讲座;在法律名家讲堂做“民法典实施以来担保物权疑点、焦点问题”讲座;在睿扬律师事务所做“功能主义视角下融资租赁规则的理解与适用”讲座;在元照读书馆鉴定式案例研习营主讲“被注销的口罩公司和它的担保人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做“民法典时代下的购置融资担保制度”讲座;在济南铁路中级法院主讲“铁法大讲堂”第五期“非典型担保交易中担保功能之识别”;在上海市律师协会主讲“法律德语与德国法学教育”。

ad3bbf0c8c104110a9e24c07c88bcdab~tplv-obj.jpg

他在学术交流之外,还热心社会服务,积极参与实践,学以致用。他兼任江苏省法学会担保物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董学立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在连云港中院、盐城中院、淮安中院、济南铁路中院等多个法院合作建立了担保案例联合研究基地,并多次参加法院组织的担保制度疑难案例研讨会。同时,他兼任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积极在涉外纠纷解决中建言献策。他撰写的专报《涉商业银行案件大数据分析及对策建议》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

立足于民商法,专注于担保法

李运杨主要研究民商法,尤其是对担保法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他具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双重视野,在担保法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担保法教义学的建构发挥积极作用。他对担保法的已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弥补了我国担保从属性的研究不足。作为担保法教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属性在我国一直缺少深入研究,他回国后发表多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从属性的内涵、类型及其突破等问题,对科学立法、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疑难问题有所裨益。第二,弥补了我国购置融资担保制度的研究不足。购置融资担保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担保方式,但国内研究较为薄弱,起步较晚。他在山东大学读硕士期间就关注该制度,民法典通过后他撰写了多篇文章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该制度的理解与适用。第三,弥补了动产担保立法中功能主义的研究不足。为优化营商环境,我国立法者在民法典动产担保制度中引入了功能主义思路,但就如何理解与适用功能主义思路存在重大争议,他的多篇文章聚焦功能主义的内涵、缘起及发展,为我国非典型担保的法律适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路径。(来源: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

2a45cd5420a24bc9bb8079f05231e5d3~tplv-obj.jpg

专题统筹:秦前松


 
  • 下一篇:上海法学青年风采|李海跃:专注海事审判 蓄力行稳致远
  • 上一篇:上海法学青年风采|连俊雅:全身心投入国际民商事争议多元化解研究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朱工宇:助力引领区涉外法治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江卫:深耕法律实务 坚持前瞻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刘颖:立足传统私法理论 紧跟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李海跃:专注海事审判 蓄力行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连俊雅:全身心投入国际民商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杨立民:在“涉外”与“本土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汪俊良:做好法治公安建设的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吴慧琼:扎根商事审判 忠诚守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周春燕:匠心履职,书写检察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黄伟丰:市场监管领域法治治

 
推荐图文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 | 闭幕式:开启数字法学的未来
  •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
推荐中视新媒
  • 《聚焦“第十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中国实践融媒专题上线
  • “简牍法学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成功举办
  • 智库论坛实录|2023京沪律师论坛:国际、数字、绿色、高质量发展
  • 扎根中国本土,回应治理难题 ——徐汉明教授主编《社会治理法学概论》出版发行
  • 法学名刊:这些法学刊物,青睐学术新人
  • 冉清:为西部干旱少雨城市建设海绵体提供“格尔木经验”
  • 陕西省“百所进百企”法治护航促发展活动启动
  • 实话实说:也论担责与担当(楚剑)
  • 徐汉明教授一行赴新疆开展边疆基层社会治理调研
  • 《中国实践》主编秦前松赴“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交流
点击排行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徐瑜璐:依规治党的研习者与献策者
  • 中国人寿财险宜春中心支公司: 高效理赔践初心 客户致谢送锦旗
  •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王美舒:以实践理性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青年法学研究者
  • 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与海华永泰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李运杨:探索未知领域,勇攀科研高峰
  • 国网高安市供电公司:“双车联动”带电作业 助力工业园区电网升级
  • 数字法治|陈兴良: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
  • 上海法学青年风采|刘颖:立足传统私法理论 紧跟数字法学新兴领域
  • 法学年鉴|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2024工作年报
  • 数字法治|高秦伟:互联网广告规制的反思及理念更新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