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实践 » 正文

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吕炳斌:知识产权与数字法治交叉领域的探索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12  浏览次数:16443

人才简介

吕炳斌,男,1980年9月生,群众,法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学和数字法学,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期刊及七种SSCI国际期刊(含一区三本)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四部、译著一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成果获“优秀”等级;多项成果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24年经遴选成为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

455ea1ca75d74e8c8a119099a7779cb0~tplv-obj.jpg

教育背景和任职经历

吕炳斌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2003年获法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赴韩国国际法律经营大学攻读国际法硕士学位,200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他对教学科研产生浓厚兴趣,于2005年7月入职上海商学院开启从教生涯。基于对学术的执着和追求,吕炳斌于2008年重返复旦大学法学院跟随张乃根教授攻读国际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后到南京大学任教,2011年任讲师,2012年任副教授,2017年任教授。在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期间,吕炳斌先后担任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2024年7月,吕炳斌在阔别母校13年之后,作为复旦大学战略人才(青年英才)引进,重返复旦大学任教,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efddebed01584621a33263471b66b524~tplv-obj.jpg

学术研究

吕炳斌的研究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展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法与数字法学交叉的前沿领域。他具有国际法的教育背景,并长期在民商法教研室任教,在学术研究上打通了国际法和国内法,视野开阔,在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及相关的数字法治领域均有研究成果。

吕炳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均有发文。在中文论文方面,吕炳斌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家》《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律科学》《当代法学》《知识产权》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法学“三大刊”2篇。在英文论文方面,吕炳斌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的理论水准,发表SSCI国际期刊论文7篇,其中SSCI一区2篇,二区和三区各1篇。在专著方面,吕炳斌出版了《孤儿作品版权问题研究——兼论对著作权法的反思》《专利披露制度研究:以TRIPS协定为视角》《网络时代版权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四本专著,并有一本译著《自由的伦理》。

吕炳斌的成果荣获安子介国际贸易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他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高影响力,多篇中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20、2021连续两年入选CLSCI高产作者榜,2023年入选北大法宝统计的“法学期刊高被引作者”,2024年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吕炳斌的论文有7篇单篇被引100次以上,2篇单篇被引350次以上,1篇单篇被引450次以上。此外,他的外文论文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均有专业期刊“头版头条”发表的记录,并有被多本英文法学权威期刊引证的记录。

a28ad6f8d3bc4815bd850d79a153703c~tplv-obj.jpg

教书育人

吕炳斌从教以来始终坚守三尺讲台,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新举措。他曾主讲校级国际化课程1门,合上省级精品课程2门;指导学生获得“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全国一等奖3次、全国二等奖3次、最佳辩手10余次,他本人也获得南京大学魅力导师奖、南京大学育教融合奖、南京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优秀指导教师、南京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4次)、江苏省知识产权竞赛最佳指导教师(5次)等教学奖励。吕炳斌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硕士生约70名,博士生9人,毕业生正在各自领域成长为卓越法治人才。

学术兼职和社会服务

吕炳斌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南京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外部专家,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专家,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法律专家库成员,江苏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咨询专家,江苏省民法典专家宣讲团成员,溧阳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苏州互联网法庭智库专家等。吕炳斌通过参与立法论证、专家咨询等方式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在未来,他将继续响应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与数字法治交叉领域的前沿问题,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来源: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

专题统筹:秦前松


 
  • 下一篇: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刘骏:做立足于民商结合的研究
  • 上一篇:上海法学青年人才录|万里鹏:奉法守正 用学术讲政治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数字法治|郭研:数字经济刑法保护中“数据信息 • 数字法治|李晓楠:可信数字身份的法律保障
• 数字法治|张吉豫: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理 • 数字法治|李学尧:大语言模型应用中的司法偏误
• 法学名家秦前红为优化湖北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言献 • 湖北洪湖:崔世春夫妇的乡愁与商道
• 汝南县韩庄镇:人大代表督导防溺水工作 织密暑假 • 《今古传奇》杂志影响力人物访谈|彭四平:用写作
• 乡村实践录|驻马店市卫健系统文明实践乡村行动 • 临汾市委政法委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题调研活

 
推荐图文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 中国实践:提升市县社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 | 闭幕式:开启数字法学的未来
  • 第二届“数字法治与社
推荐中视新媒
  • 《聚焦“第十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中国实践融媒专题上线
  • “简牍法学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成功举办
  • 智库论坛实录|2023京沪律师论坛:国际、数字、绿色、高质量发展
  • 扎根中国本土,回应治理难题 ——徐汉明教授主编《社会治理法学概论》出版发行
  • 法学名刊:这些法学刊物,青睐学术新人
  • 冉清:为西部干旱少雨城市建设海绵体提供“格尔木经验”
  • 陕西省“百所进百企”法治护航促发展活动启动
  • 实话实说:也论担责与担当(楚剑)
  • 徐汉明教授一行赴新疆开展边疆基层社会治理调研
  • 《中国实践》主编秦前松赴“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交流
点击排行
  • 数字法治|李晓楠:可信数字身份的法律保障
  • 数字法治:马长山教授领衔主编的《数字法理学》重磅出版
  • 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大适用的成因与限制适用的规则
  • 数字法治|李学尧:大语言模型应用中的司法偏误与认知干预
  • 中国实践智库:行政检察监督客体之规制功效的彰显
  • 数字法治|张吉豫: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理论发展
  • 法学名家秦前红为优化湖北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 湖北洪湖:崔世春夫妇的乡愁与商道
  • 汝南县韩庄镇:人大代表督导防溺水工作 织密暑假安全防护网
  • 中国实践智库:行政检察客体类型之规范建构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