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潮起乡村 » 正文

潮起乡村:“蝶变”吴王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18  浏览次数:11359
核心提示:近年来,湖北洪湖市乌林镇吴王庙村结合村情,坚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精心绘制了一幅

近年来,湖北洪湖市乌林镇吴王庙村结合村情,坚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精心绘制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新景象,先后荣获“中国楹联文化村”、“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湖北省示范儿童之家”、“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先进行政村”、“荆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近日,洪湖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开展向吴王庙村学习的通知》,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看齐标杆”的意识,深入开展向吴王庙村学习活动,比学赶超、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争”“三市”战略目标和洪湖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脱贫出列富起来

洪湖市乌林镇吴王庙村历史文化悠久,以东晋所建的古庙——吴王庙而得名。过去的吴王庙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及务工为主,村集体经济是负数,村基础设施落后,水电设施老化。

日前,记者来到吴王庙村海纳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只见蔬菜大棚内,生机勃勃,空心菜长势旺盛。正在与社员一起给大棚通风的合作社负责人徐顺阶告诉记者,合作社的成员都是本地村民,社员们用自己的土地入股,种植需要的技术、人力、物力都由合作社提供。

实际上,在吴王庙村,像这样邀请村民入股,以“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已经十分成熟。近年来,吴王庙村坚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先后成立煦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海纳蔬菜专业合作社,鼓励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入股分红。通过土地流转、连片种植、发展特色产业,不仅全村112户贫困户321人全部实现脱贫,还清了80万元的债务,而且村集体每年收入达23万元,华丽蜕变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熙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童刚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村里土地2193亩,发展“四大家鱼”带动村里农户40余户,每户农户一年可收入2-3万元。而在海纳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顺阶望着流转的600亩蔬菜大棚自信地告诉我们,一亩田赚一万元钱,是很简单的事情。

革除陋习乐起来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诚、孝、俭、勤、和”,一走进吴王庙就看到“五字新风”。吴王庙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村民积极开展治理不良习俗活动:文化广场和农户门口随处可见形象有趣的移风易俗的宣传标语,除了禁赌、讲究公德、尊老爱幼等,还有“红白喜事用车不得超过10辆,每桌宴席不得高于600元”等内容。

同时,为推动移风易俗,吴王庙村还开展了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将各家是否遵守村规民约作为主要参评条件;结合“送文化文艺下乡”活动的开展,抨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不赡养老人等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全村形成了村规民约树新风美好图景。

此外,该村提倡勤劳节俭美德,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家风家训教育,编撰《家训手册》,倡导邻里友善、互帮互助。创办诗词楹联协会,组建腰鼓队、民间乐器队等民间文化队伍,组织老党员、老教师、老退伍军人、乡贤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调解委员会”等各类村民自治组织,构建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开展文明村风宣传,遏制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陋习,赌博风、扯皮风、闹事风在吴王庙村已经成为过去。

乌林镇吴王庙村结合村情村貌,以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农风、淳朴民风,为全面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乡村振兴美起来

“您认识他吗?”“怎么不认识啊,就是我家的啊”

临近中午,吴王庙村党支部书记余光宝和驻村工作队队长陈雪飞一行来到李碧秀奶奶家,80多岁的李碧秀和余生山颤颤巍巍,一双充满老茧的手拉住两人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李奶奶和余爹爹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两老年纪大了,腿脚越来越不便,日常吃饭就成了问题,令她没想到的是,如今的他们,每天都吃到来自村里老人幸福食堂送来的热腾腾的饭菜。而这,也是很多村民在过去想都不能想的。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乌林镇吴王庙村,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发展产业项目,树立文明乡风,建设生态优美农村,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统一规划了20座小洋楼,高档的党群服务中心、高档且适用的老年儿童幸福之家、老人幸福食堂、文化丰富的文化广场、人民乐园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通过修广场、建凉亭,增设健身器材、图书屋等设施,村里基础变好了,村民们的素质也随之提高,自发清扫道路,自觉遵守村规。民风越来越淳朴,村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以群众为中心,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吴王庙村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厚实。如今,村里还定下了“清洁村庄日”,在劳动中,群众与村干部联系地越来越紧密。

“庙藏帝气旺人烟,逐浪江东赤壁旋。碧水一潭沉往事,月堤杨柳唤新船。”这是该村楹联文化协会成员为吴王庙村书写的楹联。近年来,吴王庙村生产生活条件、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民风越来越淳朴,村里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今的吴王庙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全村人正在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前进。

(洪湖融媒体记者 王智 樊柳依 唐密 彭宵 廖俊恒)

《潮起乡村》专题策划:秦前松


 
  • 下一篇:数字法治 | 侯利阳:论互联网平台的法律主体地位
  • 上一篇:李喜:墨染风尘画坛春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写在山西省神池县实验小学创办四十一年之际 • 取经路上后人来 2025《西游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
• 内蒙古:农家“小庭院”变身“致富园” • 心念赋(作者:赵志刚)
• 叶县:“解锁”乡村游“N”种玩法 • 油菜秋播忙 绘就好“丰”景 ——洪湖市峰口镇秋
• 山西平遥:南政乡西刘村四措并举打造集体经济增 • 小时候,她为了家人初中辍学打工,40年后成为小
• 洪湖市吴王庙村:凝聚乡贤力量 打造乡村振兴“新 • 潮起乡村|洪湖市南套村:以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治

 
推荐图文
南都社论:助力脱贫攻坚,土地政策需要更多创新
  • 南都社论:助力脱贫攻
忻州静乐县:50个造林合作社成为生态脱贫主力
  • 忻州静乐县:50个造林
院长带队 上蔡县人民医院医疗扶贫受村民欢迎
  • 院长带队 上蔡县人民医
推荐中视新媒
  • 洪湖市扶贫办挂职干部郭伟琴:“三个前字”大干扶贫
  • 殚精竭虑干扶贫——记洪湖市扶贫办挂职副主任倪智超
  • 贵州首个“摘帽县”:提升乡村精神内核
  • 河南夏邑:小身体大能量!三尺残疾男儿的“逆袭”脱贫路
  • 省长来了:甘肃16亿扶贫路维修不单是懒政怠政问题
  • 乡村脱贫攻略:陕西省城扶贫干部刘世强爱上陕北延安的山沟沟
  • 乡村脱贫攻略:全国“扶贫日”,武汉开发区各单位纷纷献爱心
  • 央视网:精准扶贫书写中国样本
  • 当着省委书记的面 5名县委书记登台检讨扶贫工作
  • 秦皇岛:抚宁果农急盼援手
点击排行
  • 取经路上后人来 2025《西游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 写在山西省神池县实验小学创办四十一年之际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