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视要闻 » 正文

年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 “绿色”成市场投资焦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1  浏览次数:11116
核心提示:作为近年来绿色金融领域大力发展的融资工具,绿色债券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助力。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9日,今年以来

作为近年来绿色金融领域大力发展的融资工具,绿色债券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助力。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9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同比增长73.72%

沪深交易所今年积极推动绿色债券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探索,深交所首批专项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绿色债券在3月份成功发行,上交所于近期修订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推出低碳转型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品种。

“绿色债券目前的发展面临历史性的市场机遇。”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尤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券市场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与主流绿色项目融资需求相契合,绿色债券发展空间巨大。

中金公司研报分析,2021年以来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和存量出现明显上升。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虽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2018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绿色债券来源国,2021年绿色债券市场又出现明显扩容,2021年发行量达到6110亿元。

尤毅介绍,绿色项目资金此前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支持,随着越来越多市场主体作为发行人或投资者参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等功能优势日益凸显,对绿色发展的支持作用持续强化。

“以上交所推出的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品种为例,其聚焦发债主体的转型实践,将债券条款与发债主体低碳转型领域的业绩目标达成情况相挂钩,而无特殊募集资金使用要求,从而能够适配更广泛转型主体的融资需求,促进企业达成其转型目标。”尤毅说。

从当前我国绿色债券的资金投向看,主要集中于绿色服务、节能环保、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等。除了保护环境或降低高碳耗能源使用等投向外,也会涉及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人文和谐、资源保护领域,“绿色”概念不再单一。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绿色债券市场的国内外发行环境良好,发行规模高速增长,发行品种和发行方式日益丰富,募集资金广泛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等各类绿色项目中。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旨在通过发挥其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为绿色低碳产业提供资金支持,这对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践行碳达峰与碳中和理念具有积极意义。”张立超说。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公司在发行绿色债券后提高了其环境表现,环境方面的评分普遍会进一步提高。尤毅表示,企业主动履行绿色社会责任,能够提升其社会形象,塑造品牌价值,把握绿色发展的市场机遇,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与财务表现。这也是社会责任投资(或ESG投资)开始在全球流行,“绿色”成为市场投资焦点的原因所在。

“一方面绿色债券融资成本低、融资周期长,另一方面绿色债券支持领域较广。如交易所绿色债券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对行业、产业无特殊限制,可用于支持各行业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园区节能环保提升等多个领域。”尤毅说。

中投协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不管是绿色企业债券,还是绿色公司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在审批层面都有一定优势,同时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也较普通债券低,甚至足以覆盖第三方绿色认证、信息披露等成本。绿色债券相比普通债券发行期限可以更长,比如绿色企业债券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都可以发行7年期的长期产品,而普通企业债券一般都是5年期,普通中票期限则更短。

“发行绿色债券展示了公司重视环保、负责任投资的良好形象,给公司带来无形的品牌价值和效应,而且绿色债券发行的综合成本正在逐步下降。”郭海飞说。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赵欣


 
  • 下一篇:四川省第十三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邛崃开幕
  • 上一篇:山东昌乐: 653个西甜瓜新品种“瓜乡打擂”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公告(2025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
• 武汉黄冈商会会员企业自发掀起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 2024智慧法治学术共同体年会暨《东方法学》100期
• 甘肃政法大学开展“以赛促教,强师赋能”青年教 •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三大体系”的全面型构——读
• 1.2万多种新型烟花和设备亮相中国(长沙)烟花爆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法学”何以纳入新兴
• 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检察院牵手武汉大学,达成行政 • 地方政要实践录|肖菊华在十堰调研强调:持续提升

 
推荐图文
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 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
两会声音|秦和:在每年学生的体检中增加抑郁症体检项目
  • 两会声音|秦和:在每
中国实践智库|李长斗: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 中国实践智库|李长斗:
暖警故事:武汉一公安英模载誉归来时为何脱队迟归?
  • 暖警故事:武汉一公安
推荐中视新媒
  • 地方政要实践录|肖菊华在十堰调研强调:持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进一步加快多种储能建设,推进低碳中国进程
  •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切实增强民营经济头部企业的融通带动能力
  • 乡村体育,新热词中的大学问——两会代表委员解读乡村振兴背后的体育动能
  • 筑路搭桥 通达四方——代表委员谈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 政府工作报告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 两会现场:辽宁省委书记、省长喊话: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
  • 首届华东政法大学“丝路电商”论坛暨“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举行
  • 矢志不渝听党话 坚定不移跟党走——陕西举办“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先进事迹报告会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