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法制周刊 » 正文

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10  浏览次数:6566
核心提示:全国人大代表厉莉: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互联网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所涉及的就业领域、就

全国人大代表厉莉: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互联网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所涉及的就业领域、就业方式、从业人员的范围也在不断丰富。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融法院法官厉莉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今年她带来的议案将围绕“发展新就业形态,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来展开。

厉莉表示,新就业形态之“新”,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灵活、工作内容多样、工作方式弹性、工作安排自主、工作机会云端共享等方面。这些新的特征,给劳动者参与就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新就业形态和传统就业方式有着显著区别——就业缺乏稳定性,从业人员的权益缺乏保障。因此,她建议加强机制建设,着力提升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就业的动态稳定性、基本社会保障的可预期性,以更好发挥新就业形态对促进就业,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

厉莉的具体建议包括,建议对新就业形态持续深入调研,在总结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出台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劳动法律制度;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发展相关政策的动态供给;完善符合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参保和缴费方法,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社保”探索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

厉莉告诉记者,目前的社会保险体系,与传统劳动关系结合较为紧密,人员参保、流转、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移转等相对复杂,很多都需要依托企事业单位中具有社会保险经验的专业人员才能完成,这给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与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险带来现实困难。

因此,厉莉提出鼓励保险企业推出适应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商业保险产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根据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特点,降低起售门槛,灵活缴费方式,丰富养老、意外伤害等保险产品的供给。

今年两会上,厉莉还关注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管理问题。厉莉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电动自行车使用人群中,收入相对较低的人民群众比重较大。在充电设施充电的费用高于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是电动车使用者不愿在充电设施充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今年她带来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管理”的提议,希望让人民群众愿意用、用得起。

厉莉提出,首先应加强立法建设,适时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相关管理制度散落于各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之中,缺少体系化构建,彼此之间缺乏整合和有效衔接,无法形成制度合力。

她建议,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小切口”形式推进立法,适时出台相关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

另外,厉莉建议加强电池管理,探索“一车一池一码”,在车主、车辆与电池之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有效衔接生产和使用环节,对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者:王浩雄   来源:人民政协网

编辑:赵欣


 
  • 下一篇:河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
  • 上一篇:避免网络暴力造成“社会性死亡”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案例头条|创新突破!锦天城律师成功代理首例离 • 以协同之力,铸海华永泰一体化宏图
• 出彩中国律师:海纳百川·巳意不凡!海华永泰20 • 以心迎新 与她同行:走进2025海华女律师新春沙龙
• 中国法学会第九届领导名单 • 律师荣耀:海华永泰律师荣登2024年度“LegalOne
• 律师法学|欧阳群、严俊:论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 聚焦新加坡,海华永泰“法税双驱动,助力企业全
• 出彩中国律师:海华永泰律师荣膺2024 ALB 年度亚 • 延安、长宁再续战略合作!延安青年律师赴上海长

 
推荐图文
暖警故事: 上蔡公安感动一座城! 百余受害人领回被盗骗抢财物
  • 暖警故事: 上蔡公安感
暖警故事:上蔡事故交警任臻伟出警常和时间赛跑
  • 暖警故事:上蔡事故交
山西朔州:莲盛煤业涉嫌瞒报一起两人死亡安全生产事故
  • 山西朔州:莲盛煤业涉嫌
广西一偷狗贼被抓 双手抱头被浸粪池
  • 广西一偷狗贼被抓 双手
推荐中视新媒
  • 马长山:数字法治的“中国模式”
  • 华东政法大学发布2023年招聘公告,招募145名教学科研人员
  • 王才亮:面对封控可以用的三招和三个注意
  • 法大法学教授: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法律问题
  • 第二届全国“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将于10月30日举行
  • 上海市法学会研究成果专稿|龚柏华:论境外投资规制中可持续发展理念
  • 数字法治|《数字法学评论》创刊约稿
  • 数字法治 | 王利明:论数据权益 以“权利束”为视角
  • 数字法治 | 刘宪权:敏感个人信息的刑法特殊保护
  • 数字法治丨数字+法学=?首届“数字法学与数字司法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