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视文旅 » 正文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世界最高洞中站佛——药师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次数:6918

在四川乐山凌云山脉的苍郁环抱中,东方佛都以“万佛千窟”的磅礴气象,与乐山大佛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璀璨拼图。其间,一尊高达51米的药师佛巍然矗立在洞窟的一端,以“世界最高洞中站佛”的雄姿,成为佛教艺术与自然奇观交融的典范。这尊佛像依岩而凿,在气势恢宏的洞窟中演绎着跨越时空的神圣叙事。

药师佛所在的万佛洞,是东方佛都匠心独运的艺术长廊。踏入洞窟,蜿蜒的通道仿佛串联起千年佛教的精神脉络,壁上万千小佛或结跏趺坐,或低眉垂目,在幽暗中形成此起彼伏的信仰图景。行至洞窟核心出口处,药师佛的身影自穹顶之下拔地而起——祂通体青灰,与岩石肌理浑然一体,螺发整齐如叠翠,面额舒展似满月,双耳垂肩,衣袂如流风掠过崖壁,自然垂落于莲花台座之上。51米的高度赋予其俯瞰众生的庄严感,却又因洞窟的半封闭结构,形成一种近在咫尺的心灵震慑:仰头望去,佛像的轮廓与洞顶的天然纹理相映,仿佛从山体中生长而出,既属人工雕琢,更似天地造化。

7c07832fcbec4f17a1e9cce3721e97ae~tplv-obj.jpg

洞窟顶部的透光设计尤为精妙,自然光从崖顶缝隙斜切而入,晨昏时分,光束掠过佛像的额际与台座,形成“佛光普照”的视觉奇观。这种“天人合一”的营造,让人造艺术与自然光影达成了神圣的默契,恰如佛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学思辨。

琉璃光相:药师信仰的当代诠释

药师佛在佛教经典中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以拔除众生身心疾苦、赐予现世安乐的十二大愿著称。东方佛都的这尊造像,虽未持传统法器,却以形态细节传递着深邃的象征意义:螺发绀青象征智慧圆满,白毫右旋寓意佛法普照,衣纹的褶皱走向暗含“无住生心”的哲学——袈裟的每一道线条都似在流动,既凝固于岩石,又仿佛随风扬起,暗合“诸行无常”的教义。佛像的面部表情尤为动人:眼睑微垂如俯瞰人间烟火,唇角似含若有若无的微笑,既非超脱的漠然,亦非悲怆的共情,而是一种洞悉世事的宁静,恰如药师佛“随顺众生”的大悲愿力。

在信仰层面,药师佛的“疗愈”意象超越了具象符号。信众通过焚香、诵经、绕佛等仪式,将“祛病延寿”的祈愿寄托于这尊特殊的佛像。正如佛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药师佛的存在本身,便是对“离相求佛”的生动诠释:真正的庇佑,源于内心对慈悲与智慧的信受奉行。

时空对话:传统技艺的当代回响

东方佛都的造像工程,是当代工匠对唐宋摩崖艺术的致敬与创新。药师佛的雕刻工艺延续了乐山大佛“依山凿佛”的地域传统,却以现代化的爆破与雕刻技术,在坚硬的红砂岩上实现了51米高度的垂直构图。匠人融合了南北造像风格:北方石窟的雄健体魄与南方造像的细腻衣纹在此交汇,佛像的肩宽与腰肢比例恪守传统法度,却又以当代审美重构了面部表情的细腻度。这种“守正创新”的实践,让千年佛教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

7006f4955f514f5fa4fdee6b5b4bf6a6~tplv-obj.jpg

洞窟内的万佛石刻雕像群,更堪称“流动的佛教史”。壁上万千小佛姿态各异,或合十祈福,或拈花微笑,其服饰、手势、背光纹饰跨越北魏至明清,仿佛将中国石窟艺术的精华浓缩于一洞。这种时空折叠的艺术手法,让游客在方寸之间领略佛教造像的千年流变,感受到信仰与技艺的永恒对话。

心灵场域:超越形制的精神共振

每天,来自各地的信众与游客沿着洞窟台阶拾级而上,在药师佛前驻足凝视。有人双手合十,有人静默拍照,有人绕佛三匝——无论是否深谙佛教义理,佛像的庄严感总能引发内心的沉静。这种感染力,源于其对“大医王”形象的精准诠释:非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平等的俯身倾听。莲花台座的高度设计巧妙,当观者立于台基之下,佛像的目光恰好落在人的眉心位置,形成一种“慈悲注视”的心理连接,仿佛药师佛正以无形的愿力,回应着世间对健康、安宁与智慧的渴求。

在全球化的今天,药师佛的存在更具现实意义。祂既延续了乐山大佛“守护三江”的地域使命,又以“消灾延寿”的信仰内核,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栖息的港湾。正如当代高僧所言:“药师法门是佛教‘人间化’的典范,它让信仰从往生净土的彼岸,回归到现世安康的此岸。”

文化坐标:山中佛影的永恒启示

东方佛都的药师佛,不仅是一尊巨型造像,更是一座文化桥梁:它衔接了乐山大佛的唐宋遗风与当代人的精神需求,让佛教艺术从历史典籍中走出,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心灵符号。在旅游视角下,这尊佛像不仅是一个景点,更是引发思考的文化符号——它让游客在惊叹于工程伟力的同时,得以驻足沉思“圆满与残缺”“外在与内在”的哲学命题。

0238b59938ad420eb2afe5fc5e06dbf9~tplv-obj.jpg

当暮色降临,药师佛的轮廓在洞窟中若隐若现,没有双手的双臂仿佛正以无形的力量拥抱众生。这种超越形骸的神圣感,或许正是东方佛都药师佛的魅力所在:祂以“不完整”的姿态,诉说着对世间一切“不圆满”的接纳与疗愈,让每一位观者在震撼中,感受到心灵的触动与安宁。

从凌云山的云雾中望去,东方佛都的建筑群与自然山体浑然一体,药师佛所在的洞窟如同大地睁开的眼睛,凝视着千年不变的江河与不断变迁的人间。这尊世界最高的洞中站佛,以超越时空的庄严,成为人们追寻宁静与希望的精神地标——在这里,岩石会风化,而慈悲与智慧的光芒,永远照亮着众生前行的路。(中视文旅)

专题策划:秦正

 
  • 下一篇:智库成果:徐汉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顺利结项
  • 上一篇:法学年鉴|上海市法学会司法研究会2024工作年报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降妖池:一尊佛像,半部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八百罗汉墙:地宫中的艺
• 东方佛都“五一”受热捧:千年禅意与现代风尚共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万佛洞,藏在山体里的佛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最美爱情圣地——连心山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天为房,山作床!打卡17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世界最大的“活态”洞中 • 千年文脉再续:东方佛都何以成为中国第五大石窟
• 清明时节,追溯刘开渠大师在东方佛都的艺术履痕 • 东方佛都传奇:带着千年佛国旧梦,万佛穿越来

 
推荐图文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营吹响金色农谷集结号
  •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东湖畔 礼乐醉武汉
  •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枣庄隆重举行
  •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蔡李斯商业步行街
  •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
推荐中视新媒
  • 清明时节,追溯刘开渠大师在东方佛都的艺术履痕
  • 梁恩明散文:贝加尔湖(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 人民论坛:抗疫时期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 一个微信就够了!微看宝宝携手东莞乐贝尔教育集团共筑幸福童年
  • 微看宝宝惊艳贵州安顺幼教年会 千名幼师现场体验5g智慧幼儿园
  • 微视宝上线:深圳微看宝宝为中国幼儿园打开智慧幼教的奥秘之门
  • 发现校园美:走进童话乐园华南师大附属怡翠玫瑰幼儿园
  • 永年育英学校中考为何屡创奇迹,听这6名“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说
  • 上饶广丰县首批四个数字文化驿站正式投用
  • 发现教育之美: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圆满落幕
点击排行
  • 东方佛都“五一”受热捧:千年禅意与现代风尚共谱文旅新章
  • 千年文脉再续:东方佛都何以成为中国第五大石窟群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最美爱情圣地——连心山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天为房,山作床!打卡170米长巨型卧佛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降妖池:一尊佛像,半部传奇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万佛洞,藏在山体里的佛国奇观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世界最大的“活态”洞中坐佛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八百罗汉墙:地宫中的艺术奇观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世界最高洞中站佛——药师佛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