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视文旅 » 正文

乐山文旅新明珠——东方佛都的前世今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10  浏览次数:9844

乐山东方佛都景区

在四川乐山市凌云九峰之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奔腾汇聚,孕育出震撼世界的佛教艺术奇观。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以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的恢宏气魄,傲立三江之畔。长久以来,它虽声名远扬,却未被列入传统的中国四大石窟群,周边的文化景观也略显寂寥,似一位遗世独立的巨人,孤独地守望着这片山川。

直到1994年,东方佛都的出现,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这片承载千年佛文化的土地。与之相邻、同处世界双遗产保护范围的东方佛都,以 “一山藏万佛,万佛照东方” 的壮丽胜境,弥补了乐山大佛周边缺乏石窟群的缺憾,二者相互辉映,构成一处集美学、智慧与自然于一体的文旅景区。

往昔:石刻遗梦,岁月尘封

回溯历史,唐代的凌云九峰,“峰各有寺”,是摩崖石刻艺术的巅峰之地。然而,唐武宗灭佛的风暴和抗元的战火,让无数石刻与寺庙化为灰烬,仅留下乐山大佛在废墟中坚守。其周边的石刻文化景观日渐衰败,辉煌被岁月尘封。

进入20世纪90年代,摩崖石刻艺术的多元与厚重在这片土地上难寻踪迹。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山大佛的发展受限,而人们对文化旅游的渴望却与日俱增,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沉寂中等待重生。

新生:时代契机,破土而出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旅游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乐山大佛作为乐山的文化名片愈发耀眼,但其周边的清冷与之形成反差。重现凌云九峰唐代石刻风貌的愿望,在人们心中悄然种下。

彼时,乐山大佛景区所在的凌云九峰中有四峰,归属于九峰乡明月村一组的集体用地。村民靠山生活,长期的伐木、垦荒及殡葬等活动,使自然生态面临挑战,潜在石刻遗迹或被深埋,仅剩下大佛景区外的一片荒山。

乐山东方佛都景区

乐山东方佛都景区

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多次组织研讨,秉持“就地养人”原则,决定由大佛乌尤文管局征用山林,却因景区门票收入有限,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最终,将荒山退还市国土局。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时代浪潮涌起。时任大佛乌尤文管局副局长的梁恩明响应号召,自筹资金成立东方佛都定向募集股份公司,并于 1992 年获批。他重新踏上荒山,落实 “就地养人”原则,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景区建设中,东方佛都公司搬迁克服重重困难,奠定建设基础。

在规划东方佛都时,设计者们心怀敬畏与憧憬,查阅资料、探寻遗迹,决心恢复唐代佛教胜景格局。借鉴四大石窟群精华,结合乐山山水地貌,反复研讨,确定“林隐千佛,洞中百窟”的规划方案,得到众多艺术大师与专家学者的认可。

无论是先人未竟的事业,还是寻古复旧,都是今人应该去完成的宏愿。故而,东方佛都在规划时,以乐山大佛为核心,布局与其相匹配的大而美的佛像石窟群。此方案得到了著名雕塑家、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设计制作者刘开渠的首肯,得到了文物建筑家罗哲文、郭旃等人的签字认可。此方案经四川省有关部门会审通过后,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为四川省十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之一,刘开渠成为东方佛都项目的艺术总顾问,并为东方佛都题写了景区门头招牌。

建造:摩崖造像,重焕光芒

乐山大佛是世界第一巨大的摩崖造像,东方佛都要与之融为一体,也需遵循传统技法进行摩崖造像,且佛像不能小。大而美的摩崖造像极难凿造,需雕塑家制作样品、匠人手艺精湛,还得有合适的山石。凌云九峰的丹霞岩,内核无缝,是凿造摩崖佛像的绝佳场所。

东方佛都公司邀请四川美术学院当年创作《收租院》的老中教授主持该工程。参与塑佛的有郭其祥、王官乙、伍明万等众多雕塑家,凿佛的匠人是教授们带来的技工,如李定红、唐启书等。

众多雕塑家和技工各显神通,利用自然地貌与天赐神石,依山取势,采用圆雕、浮雕、壁画等多种形式,打造出大小上万尊佛像。凿造过程中,匠人在山崖上作业,识别佛像局部与整体比例难度大,且摩崖造像要求一次成像,若有偏差只能毁像重来。即便借助现代仪器,工程进度也难以加快。团队还曾在施工方法上走弯路,最终摸索出古人腰系绳索悬空作业的技法,艰难前行。

四川美院的艺术家和工匠们采用传统摩崖造像技艺,在坚硬岩石上精雕细琢,佛像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神态各异,服饰纹理等细节展现出极高艺术水准。造像融入现代审美观念与雕刻手法,使摩崖造像在保留古朴韵味的同时,更具时代特色与艺术感染力,让濒危的摩崖造像技艺重焕光芒。

今朝:艺术瑰宝,文旅引擎

漫步东方佛都的石刻文化长廊,仿若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从古代石刻拓片到现代复刻作品,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岁月记忆,串联起摩崖石刻艺术的传承脉络。古老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碰撞,满足不同人的心灵需求。

每年,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学者汇聚于此,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艺术交流活动。在国际石刻艺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热烈讨论东方佛都的石刻艺术风格、雕刻技法等,思想碰撞出智慧火花,丰富摩崖石刻艺术内涵,为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正因如此,东方佛都逐渐被视为可与四大石窟媲美的存在,被誉为 “中国第五大石窟”,成为摩崖石刻艺术爱好者的圣地。

东方佛都的建成,为乐山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与乐山大佛携手打造乐山佛教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完整旅游线路。据当地旅游部门数据,自建成开放以来,乐山年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乐山的大街小巷,特色美食店、民宿客栈不断涌现,乐山钵钵鸡、跷脚牛肉等美食吸引游客品尝。政府加大对文旅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如今,乐山成为国内热门文旅目的地,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东方佛都景区,开放三十年来,接待了数千万游客,广受赞誉。

未来:潜力无限,共绘新景

展望未来,东方佛都在乐山文旅发展中潜力巨大。景区计划深入挖掘摩崖石刻艺术内涵,开发更多参与性和体验性文化项目,如举办石刻艺术工作坊,让游客亲身体验石刻雕刻的魅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石刻艺术体验场景,让游客穿越时空,了解摩崖石刻艺术的历史与内涵。

在区域合作方面,东方佛都已与峨眉山景区合作推出“艺术与自然之旅”旅游线路,将摩崖石刻艺术与自然风光结合,丰富游客体验。未来,还将通过举办国际石刻艺术文化节、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文旅市场的交流合作,提升东方佛都和乐山文旅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乐山,感受东方佛都的独特魅力。

东方佛都,这座在历史与现实中诞生的艺术圣地,与乐山大佛相互映衬,成为乐山文旅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的故事,是艺术传承的故事,是时代发展的故事,更是关于未来无限可能的故事。相信在未来,乐山大佛与东方佛都将继续闪耀,吸引一代又一代游客探寻它们背后的历史与艺术精髓,让乐山文旅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长久流传。(秦正)

编辑:石剑军


 
  • 下一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关于李力教授聘期考核情况的说明
  • 上一篇:初心汝医:事发绿洲广场!这群“活雷锋”争先跪地救人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阎维文平遥演唱会即将开唱:小白杨回家乡,叩响 • 游乐山大佛怕热?东方佛都23℃万佛洞,避暑还能
• 东方佛都赋 • 东方佛都:十八景解锁乐山最神秘圣地
• 乡村实践录|汝南:文明浸沃野 乡村沐新风 • 夏至已至,东方佛都邀您避暑,共赏艺术圣境
• 东方佛都:万佛洞揭秘,暗含了一座佛寺 • 东方佛都万佛洞:揭秘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佛教殿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万佛洞寻访达摩祖师 • 聚焦东方佛都热门景点:镇守地宫的四大天王,下

 
推荐图文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营吹响金色农谷集结号
  • 2017湖北天心国学夏令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东湖畔 礼乐醉武汉
  • 武汉国学冬令营:游学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枣庄隆重举行
  • 牛飞雁诗文与佛教文化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蔡李斯商业步行街
  • 行走醉美上蔡:揭秘上
推荐中视新媒
  • 清明时节,追溯刘开渠大师在东方佛都的艺术履痕
  • 梁恩明散文:贝加尔湖(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 人民论坛:抗疫时期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 一个微信就够了!微看宝宝携手东莞乐贝尔教育集团共筑幸福童年
  • 微看宝宝惊艳贵州安顺幼教年会 千名幼师现场体验5g智慧幼儿园
  • 微视宝上线:深圳微看宝宝为中国幼儿园打开智慧幼教的奥秘之门
  • 发现校园美:走进童话乐园华南师大附属怡翠玫瑰幼儿园
  • 永年育英学校中考为何屡创奇迹,听这6名“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说
  • 上饶广丰县首批四个数字文化驿站正式投用
  • 发现教育之美: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圆满落幕
点击排行
  • 阎维文平遥演唱会即将开唱:小白杨回家乡,叩响千年古城墙
  • 东方佛都赋
  • 游乐山大佛怕热?东方佛都23℃万佛洞,避暑还能沾福气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