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法制周刊 » 正文

中南大学法学院: 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20  来源:法治网  浏览次数:13723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近日,中南大学法学院毛俊响教授入选“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徐靖教授荣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名教授同时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法学院学生荣获第二十届全球“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最佳诉状奖第14名、2022年国际刑事法庭中文模拟法庭比赛最佳受害方代理律师书状奖第1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南大学法学院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人才兴院的发展思路,实现学生、学术、学科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学科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从三全育人到全员成才

    三全育人的核心是使得学生得到足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法学院的工作就是培养人的工作,这个工作贯彻到人才发展的全过程。学院院长许中院教授如是说:“人才是法学院发展的目的也是基础。发展是人才工作的本质。但这种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发展,而是学生发展、学科发展与教师发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所困。教学相长,本质就是学生与老师发展良性发展。只有学生与老师发展了,学科当然就得到发展。”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是辩证关系,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而学科建设搞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搭建好了。毛俊响书记说:“学科与人才是辩证关系。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只有人才发展了,学科就会发展好。只有学科发展好,人才工作自然就会发展起来。”

   法学院“把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发展模式,就是把学科发展与支部发展、学科建设与学生建设进行有机统一。支部作为老师与学生共建的基本单元,除支部书记外,其他职务均可以让学生党员担任。国际法党支部书记邓婷婷说,“支部建在学科上,有利于增强学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科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群体,而是一个具有正确奋斗方向的高层次的学者的学者群体。”通过支部全面带动学生专业及职业发展。支部通过“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联合公检法机关、律师事务 所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党日活动,既丰富了形式,创新党建活动,又接触了实际工作,产生了一批优秀案例,涌现了一批优秀党员、优秀研究生、志愿者以及三下乡社会活动优秀个人。法学院法理学党支部获得了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毛俊响书记获得了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两个省级荣誉称号。学生党员参加党务建设,毕业之后就成为优秀的党务工作者,比如优秀选调生高振凯、蒋湘琼在校期间就是优秀的党支部副书记,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充分发挥了熟悉党务工作的优势,干出了出色的成绩。

学生的出彩,要将每个学生作为办学的主体

    学院发展的力量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发展,学院的发展是不可为继的,也脱离了学院教书育人的本质。不仅要将学生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而且将其作为法学院办学的主体。从这个层面来说,“以学生为中心”’实质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就不能单纯地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而是将学生作为学院发展的能动因素。许中缘院长说:“学院治学,就是法学院将学生作为管理者的一部分,深度参与学院事务。学生代表不仅参加影响学生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制度,而且决策之后实行阳光工程,接受学生的全面监督。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使命担当,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法学院制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实现学生发展。制度规定教师不仅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应承担学生培养专业主体。学生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与服务者,承担落实学生发展的重任。这方面,王远征深有感触,他不断练好育人本领,探讨建立心理育人新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倾听、共情、尊重等沟通技能,先后成立了包括“谁羽争锋”、“雏凤清声”、“案例研讨”等10个兴趣小组,累计覆盖约100名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和阳光心态。“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注重发挥朋辈互助的作用。坚持利用新媒体技术让心理育人‘活’起来,积极利用网文和微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他因为这些出色表现在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中南大学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 20年如一日,接受并处理的案件多达1200件,服务群众超过8000人,荣获湖南省“最美公益普法集体”荣誉称号。

 教师的职责,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

   一流的老师不仅要做一流的学问,也要注重培养一流的人才。许中缘院长如是说:“教师一方面作为承担高校学术传承的主体,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培养主体。作为一个合格的高校老师,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说讲的高校老师要做‘先进思想的引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长期从事教育法研究的徐靖教授认为:“老师作为高层次人才发展主体,同时要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主体。培养他人与发展自己从来就不是矛盾的两个概念。”近几年,法学院学生上百人次参与国际刑事法庭辩论赛、全球杰赛普国际法辩论大赛、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比赛等国际国内大赛,获得全球冠军、一等奖等多项成绩,离不开法学院罗树志、王历、邓婷婷、黎娟、何炼红、易玲、郑泽星等多名老师长期以来的辛勤指导。

   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南大学法学院的崔雪炜同学就是典型例子。从一个学术青椒成功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最终成为南开大学法学院的一名教师。她说,“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的学术领路人,感谢我的导师许中缘教授一直的积极鼓励和耐心指导。”她记得她的第一篇 “合同中的人格利益损害赔偿”的学术论文,期间经过导师7、8次修改,不断反复淬炼,最后成功获得发表,而且,该文章观点被《民法典》第996条采纳。夏沁博士在进入中南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之前,从未写过学术论文,经过许中院教授的指导,博士期间发表5来篇优秀学术论文,出版1本著作,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即使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其中非常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因指导学生的出色成绩,许中缘教授荣获湖南省优秀生导师,湖南省优秀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湖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导师等荣誉称号。


       来源: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通讯员 杨清望),编辑:楚予
 
  • 下一篇:畅通农村水网“最后一公里”
  • 上一篇:数字法治 |重磅新书推介:马长山主编《数字法治概论》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案例头条|创新突破!锦天城律师成功代理首例离 • 以协同之力,铸海华永泰一体化宏图
• 出彩中国律师:海纳百川·巳意不凡!海华永泰20 • 以心迎新 与她同行:走进2025海华女律师新春沙龙
• 中国法学会第九届领导名单 • 律师荣耀:海华永泰律师荣登2024年度“LegalOne
• 律师法学|欧阳群、严俊:论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 聚焦新加坡,海华永泰“法税双驱动,助力企业全
• 出彩中国律师:海华永泰律师荣膺2024 ALB 年度亚 • 延安、长宁再续战略合作!延安青年律师赴上海长

 
推荐图文
暖警故事: 上蔡公安感动一座城! 百余受害人领回被盗骗抢财物
  • 暖警故事: 上蔡公安感
暖警故事:上蔡事故交警任臻伟出警常和时间赛跑
  • 暖警故事:上蔡事故交
山西朔州:莲盛煤业涉嫌瞒报一起两人死亡安全生产事故
  • 山西朔州:莲盛煤业涉嫌
广西一偷狗贼被抓 双手抱头被浸粪池
  • 广西一偷狗贼被抓 双手
推荐中视新媒
  • 马长山:数字法治的“中国模式”
  • 华东政法大学发布2023年招聘公告,招募145名教学科研人员
  • 王才亮:面对封控可以用的三招和三个注意
  • 法大法学教授: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法律问题
  • 第二届全国“数字法治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将于10月30日举行
  • 上海市法学会研究成果专稿|龚柏华:论境外投资规制中可持续发展理念
  • 数字法治|《数字法学评论》创刊约稿
  • 数字法治 | 王利明:论数据权益 以“权利束”为视角
  • 数字法治 | 刘宪权:敏感个人信息的刑法特殊保护
  • 数字法治丨数字+法学=?首届“数字法学与数字司法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