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二维码 
中视新媒中国视窗专题
中视网——中视新媒体联播平台
  • 首页
  • 中视新媒
  • 中国视窗
  • 要闻
  • 联播
  • 综合
  • 舆情
  • 法治
  • 政务
  • 乡村
  • 健康
  • 文化
  • 地方
  • 专题
  • 直播室
  • 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视新媒 » 综合报道 » 正文

王雄:悦耳长音二人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8  浏览次数:5477
核心提示:王雄:悦耳长音二人台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走西口》很有名,《走西口》成就了二人台上的许多演艺人。近日由忻州日报社新媒体中

王雄:悦耳长音二人台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走西口》很有名,《走西口》成就了二人台上的许多演艺人。

近日由忻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编剧赵亚君,导演白金平,摄像王建伟,主演为王雄和王晶的一台实景电视文艺片《走西口》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剧中的男一号王雄,人很年轻又精神,他唱得好又低沉,给专访的记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王雄1986年6月9日出生在偏关县。中共预备党员,国家三级演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忻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这几句王雄熟悉的歌词,正是他魂牵梦萦的传统民歌二人台的代表曲目之一《走西口》。

王雄说,作为清朝末年出现的地方小戏,二人台初名叫“打玩艺儿”,是陕、甘、晋、冀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流行的地地道道的草根艺术。二人台,顾名思义二人同台演唱,一男一女,一俊一丑,角色载歌载舞,道具多有鞭扇帕绢。二人台的艺术特点主要是幽默风趣、贴近生活,曲调委婉流畅、朗朗上口。其唱、念、做、打样样俱全的表演元素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名副其实的一个“戏曲品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亲不过家乡的水土,唱不够故乡的歌谣。王雄酷爱二人台,走的坐的哼唱的都是二人台小曲。他先后在忻州文化艺术学校和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戏曲表演和音乐表演专业。2007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忻州文化研究院(五台山研究院)担任忻州市二人台剧团副团长,长期从事二人台表演工作并学有所成。多年来凭借自己扎实的功底和精湛的演技塑造了多个经典剧目的人物形象。代表作有:《路遇》《走西口》《唢呐情》《卖油》《卖碗》《卖菜》《借钱》《方四姐》等,深受观众的喜爱。2006年11月,他在山西省艺术院校戏曲教学检查及第七届戏曲教学剧目汇演中荣获学生表演三等奖。2013年10月,凭借二人台小戏《路遇》荣获忻州市第二届梨花奖舞台艺术大赛二等奖。2014年参加忻州市春节联欢晚会,参演小品《欢乐农家》。2017年11月,凭借原创二人台现代戏《唢呐情》荣获忻州市第七届梨花奖舞台艺术大赛一等奖。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左权民歌和河曲民歌名声响亮。《走西口》是河曲民歌中二人台的经典之作,作品脍炙人口,并且版本很多,有音乐片、电视剧、舞台剧等等,不论哪种,都让人赏心悦目。

可以说,走西口与年轻的王雄情缘深厚。你看,他把《走西口》的事记得一清二楚。他对笔者讲,1982年山西电视台播出了李保彤导演的音乐电视剧《走西口》;1993年山西电视台又播放了张成田执导并担任摄像的另一部音乐电视艺术片《走西口》,可谓是“西口”双璧。2006年CCTⅤ的开年大戏《乔家大院》就是以走西口为故事切入点的电视剧;2009年CCTⅤ的开年大戏《走西口》又是直接以走西口命名的电视剧。 2011年著名作家燕治国编剧的 30集原生态民歌音乐电视剧《西口情歌》也是与《走西口》沾亲带故的原创电视剧作品。

王雄说,《走西口》这是几代人唱不完的悲歌。由他担任男主角的忻州本土实景电视文艺片《走西口》,是融媒时代的经典再现。实景电视文艺片《走西口》与以前各种版本的《走西口》虽然在形式上有着相同的旋律和风格,但是又有着不同时代的艺术追求。在音乐电视艺术片中却旧曲翻新,唱出了时代最强音。王雄的表演美,加之故事美、音乐美,再现了经典传统剧目《二人台》的精髓、魂魄和风采。

走西口,始于明朝末年,历经清朝一直延续到民国,长达3个多世纪,是晋、陕、冀人向长城之外的内蒙古大规模打工谋生及移民的宏大历史活动。尽管它涉及的地域范围比较广,但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是与内蒙古隔黄河而居的忻州人。特别是在王雄家乡,沿着黄河的河曲、保德、偏关3县的人,曾经有过舍家别口,背井离乡,创业谋生的真实事情,身边的父老乡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西口的,并由此产生了脍炙人口的二人台经典剧目《走西口》的。自己如何演好代表成千上万个走西口男人的艺术形象,太春这个典型角色也非易事。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这个古老的晋北民歌诉说的就是王雄家乡人过去的故事。

王雄对笔者说,赵亚君编剧、白金平导演的《走西口》说的是咸丰年间,春夏之际,刚刚成婚的太春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渡过黄河到口外谋生。自己扮演的太春和王晶扮演的玉莲一对新婚夫妻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分离去走西口。这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在百姓生活中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王雄根据编导提示,反复琢磨剧本内容,重点在等、劝、离、送四个节点上把握人物内心特征,尽量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艺,把观众带入与人物一同悲欢、共伤别离的艺术情景中。

编导在《走西口》中保留了传统剧目的经典唱段,太春角色要与玉莲唱词融合共鸣。“走路走大路,绝不走小路。大路上人儿多,拉话解忧愁”,“坐船坐船舱,你不要坐船头。恐怕风摆浪,摆在你河里头”,“住店住大店,你不要住小店。大店人儿多,茶水也方便”……太春西去,即将分离的夜晚,面对第二天一早就要告别的玉莲,丈妻彼此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担心事,王雄要以精彩的演技来表现二人的情意缠绵,和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无奈之情,要表现夫妇之间纯朴、善良、火热、真挚的感情,要道出人间生离死别的悲苦,要表现河保偏百姓出外谋生创业的决绝与艰辛,更要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三晋先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

蕴含着人类的情感主题和文化基因的二人台《走西口》是忻州这方土地上老百姓重要的精神财富。一代又一代的二人台名演员任艾英、辛礼生、杨爱珍、吕补莲、许月英、尹占才、张美兰、王晶、王雄等演活演绝的著名角色留在百姓街谈巷议的精神生活话题中,经典本身的永恒魅力及其传承过程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经典在群众的心中已经确立了无可撼动的地位。王雄身边前前后后的二人台名演员伴随着二人台经典音乐一路高歌,大家共同弘扬传统民间优秀文化,皆为世人留下贯穿不同时代的悦耳长音。

二人台,这个牵动王雄初心的乡音,既是生其养其故乡生活的真实,也是自己艺术生命的长久延续。一直以来,王雄对经典剧目《走西口》怀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就是敬重。这种敬重就是要延续经典的根脉,根脉不存,果实何生?王雄说的根脉就是保留二人台小生小旦的行当体制和且歌且舞的演出程式。他认为保留了行当和程式就保住了二人台经典剧目的根本。从演员的角度来看,一要有“情”,二要有“趣”,演出百姓爱看的戏。让优秀文化经典剧目通过演员精彩的表演绽放出时代光彩,无疑是一个演员最大的艺术成就。

王雄和二人台的伙伴儿,一直唱着悦耳动听的民歌一路向人们走来……
 
  • 下一篇:失传近400年“上贡仙茶”再现盛世,骞林茶续写武当秘境新传奇
  • 上一篇:东方法学特稿|张明楷:犯罪的成立范围与处罚范围的分离
 
[ 中视新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中视新媒
• 山西省作家协会开展红色文学采风 • 宜春市将举办“金蛇跃秀江 舟竞宜春情”龙舟赛
• 山西:重奖抢险灭火 晋太公司举办防止火灾事故表 • 抖音百万达人齐聚秀容 千万级音乐节定档启航
• 冀有忠:铁笔书法一绝活 • 神池县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
• 山西省神池县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宜春市开展“健康副校长”试点工作
• 治惠临汾:夜幕下的“生命速递”——安泽县良马 • 治惠临汾:霍州前进社区:“七彩”家服务 架起“

 
推荐图文
新华访谈|走近新晋商:三问鹏飞集团当家人郑鹏
  • 新华访谈|走近新晋商:
失传近400年“上贡仙茶”再现盛世,骞林茶续写武当秘境新传奇
  • 失传近400年“上贡仙茶
中国好人题材戏曲电影《花好月儿圆》在河南平舆开拍
  • 中国好人题材戏曲电影
淮河北岸春耕图:十里油菜花海,万亩虾稻共养,如正阳的江南
  • 淮河北岸春耕图:十里
推荐中视新媒
  • 党建+金融乡村行: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下乡授信为乡村产业赋能
  • 央视聚焦湖北浠水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60%以上
  • 智谷超充:破解里程焦虑,引领便捷充电
  • 河南叶县举办首届历史文化论坛,“活态”呈现2000年前昆阳之战
  • 杨进红:洪湖人民的好医生
  • 中国实践人物|王东:南水北调焦作精神的红色管家
  • 陆剑:秉承初心宣传乡村振兴
  • 河南上蔡李合成:齐心合力 成人之美
  • 上蔡县李合成:当好平安上蔡的守护者
  • 武当秘境:首推《中国虹少年》夏令营,又见国风少年江湖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绿色发展看实践》融媒专题 | 关于《中视新媒体》 |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人员查询 | 新闻观察员 | 技术服务 | 网站地图
《中国实践》融媒中心|专题制作:中视传媒
(c)2020-2025 版权所有:《中国实践》融媒中心 |运营机构:北京中视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备案号: 京ICP备16006452号
Powered by cc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