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晋医针灸援疆情长
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短短银针,长长情谊。
民族团结,中医担当。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中医院医师王永清,主动请缨,至2024年10月加入医疗援疆队伍后,一年来,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偏远第六师医院106团分院,他每天总是认真给患者把脉,精准针灸刺患者穴位,精心开出药方。面对众多患者,他的工作状态就是“忙”。
医者仁心,抚慰众疾,疗效明显,援疆有功。其先进事迹先后被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五家渠TV、新疆兵团第六师医院作过报道。2024年12月25日,中共第六师医院106团分院委员会授予王永清予“援疆工作突出贡献奖”;2025年7月16日,中共第六师医院106团分院委员会授予他“优秀援疆专家”;2025年9月,第六师106团授予他“优秀援疆干部”。
面面锦旗,桩桩好事。王永清援疆的故事留下佳话。
王永清何许人也?记者专访获悉,他1970年7月生,大学学历,汉族人,现任神池县中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专治颈肩腰腿疼、高尿酸血症,是中国非遗人才库及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库在库人才、灸针奇穴创始人、全球膳中医文化国际传播大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原创技术分会常务理事。
援疆重任,担子不轻。王永清在新疆期间做了不少工作,有目共睹。首先是站在民族团结的高度,入乡随俗关爱新疆百姓,扎实做好门诊工作。他学以致用,严格遵循中医理论体系,通过望、闻、问、切等一系列中医诊断流程,凭借自创的“灸针奇穴”疗法,精心选取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截至目前,累计诊疗2861人次,治疗10837人次,有效解决了106团职工群众中,患有颈肩腰腿痛、慢性病调理、妇科疾病等常见健康问题,受到106团及周边团场群众的高度认可。其次扎实开展中医科室规范建设。他积极协助受援医院中医科完善诊疗流程、病历书写规范、中药房管理制度等,提升了科室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填补了106团中医科长期缺乏中医及煎药的空白;指导科室开展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重点培育了仪器理疗项目。目前106团中医科医生及护士基本能独立实现给病人拔罐、刺络、理疗等项目。同时持续开展健康宣教。他和同仁精心制作中医文化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当地媒体平台、义诊等方式,宣传中医历史、特色疗法及优势,提升了当地群众对中医文化的认知与信任度。参加“本草芳华・花开马桥”职工文艺汇演,积极宣传推广106团各类中药材,为群众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提升群众中医健康素养,让中医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边疆群众健康。
援疆有时,大爱无期。王永清苦心孤诣,坚守针灸,使中医古老的智慧穿越千里,在新疆的热土上落地生根,造福百姓。王永清其言其行,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银针与草药的交响,更是血脉与情感的共鸣。王永清的援疆征程,无疑是一次生命的远征,更是一次心灵的还乡。他以医者之手,触摸过边疆百姓最质朴的期盼;他以赤诚之心,换来各民族患者被治愈的笑容,被点燃的希望。举手施技,事儿虽小,却早已超越了诊疗本身,因为民族团结之花在王永清等众多人们的守护中愈发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