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践
学者风范 人生楷模——追记陆和九老先生
2025-06-20 15:32  点击:6259

打开百度网站,查询陆和九,有这样几句话:“世上曾有陆和九,余墨尚存人世间。若问余墨哪里求,北京大学图书馆。”陆和九何许人也,可能很多人都不知情。近日,我品读了陆国闰、陆国珠编著的《金石文字考古学家?陆和九》一书,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陆和九,生于1883年,逝于1958年,享年75岁。他本名开钧,以字行,别署墨?,是湖北沔阳人(今湖北仙桃人)。清代至上世纪年间,他把自己毕生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教育、治学、考古、篆刻成了他的人生轨迹,是一代学者风范的缩影;勤奋好学的精神、坚定刚毅的品格、爱憎分明的立场、博采众长的个性、专著考古的执著,是一位师长激励后代的人生典范。可谓,斯人已逝,其风长存。

立志从教,以“一生愿以此身报我国”的信念将毕生宝贵年华献给教育事业。1899年,他年仅16岁时便考取秀才,展示出聪慧的才智。190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毕业后,虽然过了一段时间颠沛流离的生活,其间目睹了军阀混战、国民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现实,一些好心的朋友介绍他给吴佩孚当秘书,但意志坚定他却坚决不愿与给人民群众?Ю淳薮笤帜训木???椋?哉夥荼鹑饲笾?坏玫摹胺什睢奔此焱裱孕弧!澳烁适氐?矗?磺蠡麓铩保?庹孟猿鏊?庖淮?泄??斗肿拥娘o7绻牵弧案还蠊γ?俏冶脖痉郑?ㄒ跃?闹窝??瘢?缘糜?⒉盼?帧保?庹凵涑鏊?泄?逃?ぷ髡呦咨碜婀?逃?乱档牡さこ跣摹#保梗常蹦旰螅??黄溉挝?ㄈ蚀笱Вū本┦Ψ洞笱У那吧恚├?废到淌冢?H巫?獭⒔鹗?У瓤纬痰牡际ΑK?谌谓淌保?辛酱我虿《?质酰?看问质鹾螅??还艘缴?白瑁?偶背鲈海?献派形慈??牟√甯系窖?<岢质诳巍K?诮套?淌保??0蜒??亲?痰挠≌伦饕荡?丶依铮?砩显谑榉坷镆环揭环降男薷模?」苎矍缂?冉?樱?呐麓髯派疃冉?友劬捣蚜Ψ焉瘢?匀险媾?淖饕担?硬唤锌嗪屠邸K??诖笱?诳瓮猓?故帐诩医痰难??K?帐谘??徊煌济?⒍?煌祭??煌寂嘤?惺吨?俊F氚资??悠肓汲伲玻坝嗨耆敫ㄈ蚀笱?朗跸笛?埃?闶Υ佑谒???奥绞稀八?嗳氲丁钡目逃》椒ǎ??ζ肱捎》绶⒄梗?怪?谄渲?こ删痛笃鳌T诎菔η蠼痰难??校?扔泄?视讶耍?灿械闭?僭保?扔斜本┏抢锖烂派坛穸械昀习宓那Ы鹦〗悖?灿形鞯ド坛〔韫菽诘钠朗檠菰焙筒糠制犊嗟难????环制陡唬?皇油?实拇?谥?都家铡R幻?凶蠡院土硪幻?薪?啵?跞恃啵┑牧矫????侵泄驳叵碌吃保?蟊几把影膊渭痈锩?R幻?谢瓢钕榈难??虿±Я实梗?附?洗丁K?弥?螅?闳淮蛹依锉静欢嗟目诹钢心贸鲆淮?娣哿⒓此腿ィ?饩銎渖?畹娜济贾?薄#玻岸嗄昀矗??郧谇诳铱摇⑷卫腿卧埂⒕?闹窝А⒒迦瞬痪氲难辖髯鞣纾?险姹缚危?感慕彩冢?硬怀俚皆缤耍?ぞひ狄担?矣谥笆兀?艿搅耸ι?堑暮闷馈R环?芭恍牧ぱ??笱В?悍缣依盥?┗?钡拈毫?撬?⒅敬咏獭⒕?闹窝А⒂?盼?值募?ぁ?/span>

爱憎分明,以“一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民族气节捍卫中国文化人的人格与尊严。陆和九虽然是封建社会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但他一生勤学苦练、清白做人、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生活简朴、友善为本,堪称楷模。他终生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车无一辆,但他却有一颗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丹心。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北平期间,食品供应紧张,连吃玉米面窝头都不可保,每天只能限量买点混合面度日,当时不少文人耐不住艰苦生活的煎熬,而丧身失节去帮日本人办事,而他却守身玉洁,矢志不移,宁肯忍饥挨饿,过着清贫的生活,而不忘国耻,不当汉奸,不惧艰险,不愿去为日本人卖命;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1936年至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日本在京的文化机构曾重金聘请他任职,均遭拒绝。他的一位河南籍朋友在日本办的“新民学院”工作,先后几次跑到陆家游说,劝他参加“新民学院”的教育工作,并可享受丰厚的待遇,但他不为名利所动,坚决不当汉奸文人,婉言谢绝好友的多次劝说。后来一段时间,“新民学院”的一日籍教授西岛羊一专程到陆家劝说,陆和九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见面。不久,西岛羊一特意穿了一套长袍马褂的中式服装,带了一名翻译和一些礼物再次到陆家拜访,要他接受“新民学院”的聘请。陆和九不怕日本人软硬兼施的威逼利诱,再次以有病在身将西岛羊一拒之门外。其间,还有人办的《书道》刊物,经常向陆和九寄些报纸、杂志,并约他在报纸、杂志上刊登书画作品和发表文章以获稿酬,他接到信函后不屑一顾地丢进垃圾纸篓里,更无片纸只字的回复。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民族情怀和柔中有刚的抗日精神。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目睹了国民政府的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情行而义愤填膺,由此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以其内涵深远的艺术作品,抨击国内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他用手中的刻刀,绘刻了一块“大鱼吃小鱼,小?吃虾米”的木刻画,揭露了当时国民党官员层层吃黑的现实,表达了他强列反对贪官污吏的正义呼声。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决定了陆和九倾向革命、保护文化、向往新生的政治主张。在平津战役期间,为了保护北平文化古都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与傅治芗等人,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联络了在北平的齐白石等几十位文化知名人士,联名上书傅作义,强烈要求他接受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建议,以请愿求得北平和平解放,最终得以实现。他为北平的和平解放,贡献了中国一位知识分子的文化力量。

教研并重,以“一生酷爱金石考学”的著述集雕刻书画于一身。自民国初年(1911年)起,陆和九便立志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湖北襄阳第三师范学校、武昌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政法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后期主要讲授金石学、古器物学、文字学及书法、绘画、篆刻学等课程,以其严谨治学、笔精墨妙、博学多才,成为全国闻名的教育家、书法家、篆刻家、金石考古学家,其书画与齐白石并肩齐驱,同被称为京城文化名人和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他曾自喻:篆刻第一、书法第二、绘画第三。他一生酷爱金石考古学,当年编写的讲义有《中国金石学讲义》(全二册)和《中国古器物学讲义》全册及民国陆和九述中国金石学三种。他针对金石学著作分类中各家颇有不同观点时,便在其《中国金石学讲义》(全二册)中,将金石学家著作分为四类,即目录之学、图谱之学、考据之学、校勘之学,从而规范了各家对金石学著作分类之争。他编纂了《古器物学》《中国文字学》《考古学通论》《墨?金石文跋》《中国文学史》《中国金石学讲义》(全二册)等约40部、近百卷,赢得了数百万字的等身著述,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撰写的最著名的著作《中国金石学讲义》(全二册)精装本,成为当代金石学研究奠基作之一。因此,有人赞称陆和九著述是虬枝横逸的一树树梅花。他在金文研究方面,也有不少建树。他能很好地把握金文的体势和姿态,表现出遒劲、质朴、雄浑、雍容的特点,又能将帖学书法的流畅巧妙地融入其中,充分体现出其极高的综合素养。他能掌握篆刻艺术这一非常精深的学问,以刀代笔,将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在水晶、玉、金属、兽角、象牙、竹、木、石料等物体上雕刻出精美的印章和人文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写的第一幅竖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他在辅仁大学美术系教木刻时,曾绘制《斯大林传略》《白毛女》等木刻连环画数套。他曾为董必武同志治刻小篆一寸五分见方的名章。1966年3月版《毛泽东选集》(壹卷本)的书名(隶书题字)是他所书,他还写了《沫若文集》题字。1936年,史学家班书阁教授对《墨?竹印选》评价中称:“诗怪书怪画怪治印尤怪,盖兼有郑板桥、高南阜二怪之能而无其失,又独立于八怪之后而自出其新志趣,并能不悖于古之法,吾知其必不独以印人传也”。这充分表明陆和九竹印的气格高出板桥、南阜之上。他的书法精于魏碑体,且章法独树一帜,尤其擅长楷书,形成了端庄、圆润、透逸大气的风格。绘画是他的第三大爱好。他研究画的最多的是梅花、荷花和山水画。他的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式独特,形成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结合。他曾与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合作完成一幅国画作品,在一幅梅花立轴画中,陆和九主画梅花,挥洒自如,齐白石独画八哥,惟妙惟肖,成为两位老人携手合作、精美的联合画卷。“骚坛知名艺苑留香”、“艺精三绝诗书画,铁笔毛锥两擅场”,这是当年北京教育界、艺苑界对陆和九的评价。

陆和九自身深厚的家学和对文物考古的热爱,加之对金石学研究和擅长碑帖鉴定和书法篆刻,在旧京文化界圈内赢得了“黑老虎”的雅号。正因如此,他荣获金石文字考古学家、教育家、篆刻家、书画家“四家”美誉。他的一生就像梅花、荷花一样,高洁、傲骨、芬芳,“清清白白做好人,认认真真做学问,兢兢业业做技艺,任劳任怨做园丁”,这就是“一虎四家”陆和九的艺品和人品!

1952年,他辞去辅仁大学教授职务,由周恩来总理委任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后,陆续将自己的书法、绘画等作品捐献给中央文史研究馆珍藏。2003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央文史研究馆,观看馆藏作品,当看到陆和九所绘“松梅竹”等作品时赞不绝口,并对工作人员说:“这些馆藏作品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一定要好好保藏和利用”。这正是“文化瑰宝传盛世,敬赏艺术留人间”,陆和九一生留下的珍贵墨宝值得永久珍藏!

时越两个世纪,陆和九不愧为学者风范、人生楷模,他的名字和辉煌成就将永久载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史册!(陆剑)

编辑: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