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晋西北神池道情
2023-05-19 16:52  点击:18541

晋西北神池道情

 

杨秀青

               

中华戏曲,百花园中齐争艳;

神池道情,千百年来共传唱。

?过历史长河,植根“三山两川”

走过年轮变幻,世代口耳相传。

黄土情激荡在长城内外黄河两岸,

弯转调萦回在塞上人家余音绕梁。

这,就是国家非遗、文化瑰宝——神池道情,  

这,就是大众艺术、戏曲奇葩——精神家园。

 

神池道情,积厚流芳,

源自道家,始于汉唐。

道歌抒情,乐声欢畅,清歌激昂婉转,

道情唱曲(儿),天涯难忘,清音传出终南山。

 

金代丘处机,开创龙门教,大定十八年(1178年),游方晋西北,说唱道情扎根,彰显神池风范。

 

元明清代和民国,戏曲道情兴,艺人欢畅,纷纷搭起子弟班,慕名合伙来攒班;

口里口外走西口,游子故乡情,乡音呐喊,唱响周边一片天,豪情跨越晋蒙陕。

 

神池道情,自立自创,传承民歌,融汇梆子,曲牌丰富,曲调优美,千锤百炼,独具韵味,七十二调,七弯八转。

 

吸纳“耍孩儿”“西江月”“滚白”“流水”“介板”精华,凝聚道情唱腔。历经“坐腔道情”“过街道情”“风搅雪道情”“戏曲道情”演变,呈现多彩绚烂。

 

梅笛、板胡、四胡、管子、唢呐、三弦,管弦乐器悠扬,烘托“文场”,丝丝缕缕,摄人魂魄。

渔鼓、介板、梆子、锣、鼓、镲,打击乐器铿锵,渲染“武场”,热烈喧天,荡气回肠。

 

公元一九五四,甲午马年,神池道情剧团组建。次年冬月,首次地区汇演,王占邦喜获一等奖,陈庭杰、段兴旺拿了二等奖,开门大吉,不负众望。

从此景象生机盎然,道情事业走向辉煌。

 

改革开放,迎来道情繁荣春天。办艺校,育新人,人才辈出,薪火相传;传统剧目,移植剧目,精彩纷呈,蒸蒸日上:神仙道化戏、生活戏、历史戏、现代戏,戏中有戏,好戏连台上演。

《湘子传》《张良传》《金沙滩》......历史名传,家国情怀,忠孝节义,脸谱轮转。

《烙碗记》《打灶君》《庄周传》......百姓故事,爱恨情仇,家长里短,千古美谈。

《夸月饼》《胡麻全身都是宝》《小羊泉如今大变样》......现代作品,与时俱进,感恩政策,讴歌发展。

 

奋进新时代,弘扬正能量,道情抒情怀,琴音传四方。

道情艺术美,千年赓续,美轮美奂,新风新尚,清风清流;

历史积淀厚,源远流长,精品正酣,名角璀璨,八方咏叹。

 

创新步步高,雅俗共赏,彰显内涵,传承浓郁特色精品,实干担当;发展影响大,以歌铭志,以曲颂德,光大地方主流文化,可点可赞。

 

推陈出新,老剧新品,讲好神池故事,唱好神池道情,万众瞩目,人民期盼;

时代新语,古韵今声,振兴道情艺术,繁荣群众文化,任重道远,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