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新闻观察员 郑志东
从生至死,每个人都在四季岁月中跋山涉水。不管你认不认这个理,我反正就是这样匆匆忙忙的过客……
不知别人和我是否有同样的感觉:久居尘嚣,颇多俗烦,发自内心想去拥有几份清新的空气和一片自然的清新啊。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几次踏入五寨、宁武、神池三县界的荷叶坪顿时顷刻就弥补了这份遗憾,行走在这块陌生的华北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上,你可尽享天然“氧吧”的恩赐来吸氧,更能驰骋林海探寻自然的奥秘并可收获狩猎的野趣……屡屡拍照摄影于草甸荷叶坪,觉得此处不独有坪山之胜,而更富有人文之美。

晋西北的山峦水沟,是我人生中跋山涉水最多的地方。这个唤作荷叶坪的地方位于五寨县城南30公里处,海拔2783米,面积3万多亩,是整个晋西北的制高点,正因其高,七十年代山西省就在此设置了4844电视差转台,从那时候起我的朋友原差转台台长王宝珠在此一干就是几十年,亚高山草甸上留下了他奉献的大好青春。或许是这里的美景让他留恋,或许是源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反正宝珠对草甸荷叶坪是情有独钟,正是受他影响我们不少干电视的同行也对荷叶坪有了一睹其真容的浓厚兴趣。老友现在已不在山上,但他们那代人亲手树起的那两座高入云端的铁塔至今还在为人们传送着电波信息呢。
荷叶坪缘何得名?从王宝珠如数家珍的讲述和五寨县交通局长牛瑛的嘴里以及导游的介绍中,笔者综合众人评说得出比较客观的理由:一是这处华北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上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叫旱荷花的植物,所以人们就把这海拔虽然有2783米高,但面积4万亩很平坦的“坪”称作荷叶坪。二是这一带高山草甸上杂草丛生,嫩翠欲滴,形似荷叶,故称荷叶坪。每次开车上山从城里仅一个小时就直达荷叶坪腹地,沿途总是看见旱荷花满山遍野,风吹摇曳,碧绿无垠。心里就不由感叹自然的神工。
草甸草多、石多外,还有茶多、蘑菇多、羊多、牛多、马多。尤其是满坪满坡的山茶,人称山毛尖,属荷叶坪一绝。草是动物的食粮,这里自然是它们的天堂。听当地给我牵马的山农告诉,山毛尖不久动物喜食,而且经过人工蒸制,用荷叶坪的山泉水蒸出,其色金红、其味甘甜,功在消食健胃、润肺清炎,确属采撷妙品。经不住山民诱惑,我便下马采摘了满满一大手提袋,龙井、绿茶、茉莉等名茶见得多啦,换个山野口味可不是人间的一大美事嘛?听见当地有识之士看到商机,投资建厂把地产毛尖茶的资源优势化作商品优势,开发出一道北方名茶甚喜茶,火了茶市。
整个五寨县国土面积1396平方公里,年降雨量500毫升,霜冻期为9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无霜期120天。这个小县气候冷凉,草丰坡多,畜牧业得天独厚,养羊业十分发达,是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建设县之一。靠山吃山,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张玉桃,2003年选址在荷叶坪山下成立玉源屠宰厂,至今已有17个年头。17年来这个有苦有谋的女汗子,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依托亚高山草甸的天赐牧场,不仅把自己的土摊子打造成当地唯一一家大规模的定点屠宰厂,而且强化市场营销使其本土地产的“晋纬羊肉”特色品牌盛名在外,供不应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育一地畜。五寨的马、牛、羊牲畜吃着草甸上的好草,喝着草甸上的好水。这里纯净的无任何污染的水和草,致使此地的牛、马等皆是膘满肥壮,油光可鉴,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自然界里活生生的牲灵,城市动物园的动物与之相比真是缺了活力和少了灵气。常年居荷叶坪下,以草甸为家,四季养牛牧马放羊的张玉桃,沾大自然之光,才有了发家的基础,成就了她的畜牧事业。她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几次踏足此地,山陡坪幽,虽有相见恨晚,来去匆匆的遗憾,但愿绿坪青山不老,人长康健,来日方长,又岂在今天的朝朝暮暮。乘车返回五寨大酒店的路上,车载音响正在播放甘孜藏族女歌手降央卓玛的《那一天》,歌手从低音的吟诵,到中音的抒怀,再到高音的奔放,起承转合,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句句天籁之音唱到了我的心坎上,动人的旋律化作起伏的情感“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喜乐平安”……
(图为作者与文友们在亚高山草甸荷叶坪采风摄影写作的相关图片)